世感朝云灭,心归春草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莺(cán yīng)的意思:指残存的、孤单的黄鹂,比喻孤寂无依的人。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故吏(gù lì)的意思:指曾经在官场上有过往的官员。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尽情(jìn qíng)的意思:尽情指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
履道(lǚ dào)的意思:按照道义行事,恪守道德准则。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的《杨光禄致仕归乡》。诗中通过描绘杨光禄归乡的情景,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平生付公论,履道有神明”,表达了杨光禄一生的追求和信念,他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于公正的舆论评判,坚信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指引。这体现了他对道德和公正的坚守。
接着,“世感朝云灭,心归春草生”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世事的变迁比作朝云的消散,而内心则如同春草般重新生长,寓意着在经历世事沧桑后,内心依然保持生机与希望。这种转变象征着杨光禄在归乡后的内心平静与重生。
“走沙迎故吏,啼树候残莺”描绘了杨光禄归乡途中与老朋友重逢的场景,以及等待着归巢的鸟儿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和谐,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最后,“试问馀年事,湖山无尽情”表达了杨光禄对于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询问着余生的岁月,但心中却对湖光山色的美景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不舍。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愿意在宁静的山水间度过余生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杨光禄归乡时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白水归大雪
冰枝压路不可行,健夫快斧声丁丁。
南山未得过车道,北山复作发屋声。
低枝丛薄亦可喜,但觉身过琉璃城。
山高路滑凛欲跌,拄杖赖有青童君。
平安度岭笑相贺,榾柮快煖胭脂春。
夜投野店且熟睡,明日阴晴明日事。
贺新郎·其一四明送上官尉归吴
满酌蓬莱酒。最苦是、中年作恶,送人时候。
一夜朔风吹石裂,惊得梅花也瘦,更衣袂、严霜寒透。
卷起潮头无丈尺,甚扁舟、拍上三江口。
明月冷,载归否。分携欲折无垂柳。
但层楼徙倚,两眉空皱。
海阔天高无处问,万事不堪回首。
况目断、孤鸿去后。
玉样松鲈今正美,想子真、微笑还招手。
且为我,饮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