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弦独不调,谓琴皆可废。
一目独不张,谓网皆可毁。
易弦张其目,网在琴声遂。
此诗深含哲理,通过对比琴弦和眼睑的重要性,强调了在管理和执法中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首句“一弦独不调,谓琴皆可废”表达了琴瑟之声,须全弦协调方能和谐,一旦有一弦失调,则整个琴声皆受影响,足见其它各弦不可或缺。次句“一目独不张,谓网皆可毁”则以渔人撒网为喻,说明即使是微小的眼睑,也是网的重要组成,若有一目不张,则整个网也将受损。
第三、四句“易弦张其目,网在琴声遂。举令或非人,止当罪举吏”进一步阐述了管理和执法中的平衡与公正之道。在治理天下时,如同调弦一般,要均衡各方面;如同撒网捕鱼一般,须眼目并用。若是命令不公或偏颇,则应追究执行者的责任。
末句“遂令天下不得举,废琴毁网复何异”则总结全诗,强调了如果治理失衡,一味废弛或过度执法都将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犹如废弃琴瑟、毁坏渔网,无异于天下大乱。
石介此诗,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古籍的熟练运用,更体现了其对政治理念的深刻理解与批判。
乌庄之乌黑扑扑,乌庄老人住茅屋。
屋前胶河后林木,一树十巢十栖宿。
长枝踏低短枝曲,乌来哺雏尾交簇。
童子下窥不忍触,矧敢向之加劲镞。
老人行坐乌与随,三世淳朴乌不疑。
啼哑哑,飞提提,愿翁孙子如乌慈。
不嗔不恶乐孔宜,四海咸诵乌庄诗。
春自无愁耳。笑无端、一枝浅绛,半林新翠。
便拟东风相宠惜,暗约柳丝萦系。
乔相赚、落霞片紫。
斜日烟笼沈海底,早蛟风、乱剪云皴碎。
鲛泪冷,弥天坠。寒凘渐结流觞滞。
便拚得、兰亭休赏,龙门堪醉。
糁径不遮春草绿,略染西峰螺髻。
删不了、朗清天气。
乍与碧桃争粉素,柰铅华、俄顷成流水。
今视昔,应如是。
黍子匀黄,吉贝衔绒,莫问因谁。
但既在于中,自堪细数,未超其外,不得旁窥。
暗去明来,偷寒送暖,无情还作有情痴。
相怜甚,教碧绡帘幕,翠拥珠围。知恩今古人稀。
犹自把、双镫照路迷。
更划断鸿沟,不随毂转,调成玉律,一任清吹。
綵缕交萦,金梭互掷,珍重天孙织锦机。
莫辜负,听毬门箫鼓,对打争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