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骸(bǎi hái)的意思:指人的全身,也表示人的骨骼。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长灵(ch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灵活、敏捷的特点。
尘泥(chén ní)的意思:指尘土和泥巴,比喻世俗的事物和纷扰的尘世。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溃散(kuì sàn)的意思:形容军队或群众在战斗或遭遇灾难时,全军或全体群众纷纷逃散、崩溃的情况。
散杂(sàn zá)的意思:指杂乱无章,不统一的样子。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 鉴赏
这首诗《枯骨颂(其五)》由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通过描绘枯骨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百骸溃散杂尘泥”描绘了生命的最终归宿——死亡后,身体各部分化为尘土,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消逝与物质的回归。接着,“一物长灵复是谁”提出疑问,生命的精神或灵魂在肉体消失后,究竟归属于何处?这一问触及了哲学与宗教的深邃问题,引人深思。
“不得丹霞通一线”中的“丹霞”可能象征着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或启示,暗示了寻求生命真谛的艰难与不易。这句诗表达了对超越物质世界、探寻精神境界的渴望,但又强调了这一过程的困难与复杂性。
最后一句“髑髅著地几人知”以髑髅落地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髑髅作为死亡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生命的意义。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对世人对生命本质关注不足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枯骨的描绘,探讨了生命、死亡、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