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归袖(guī xiù)的意思:指人物归隐山林,不再参与世俗纷争。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控抟(kòng tuán)的意思:控棠是指掌控、管理棠树,比喻掌握权力和管理事物。
力学(lì xué)的意思: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也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力、质点、刚体、运动、静力学、动力学等方面。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商略(shāng lüè)的意思:商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商业上的计谋和策略。它强调商业经营中的智慧和技巧。
书学(shū xué)的意思:
(1).犹典籍。《后汉书·邓骘传》:“ 耿氏 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南史·后妃传上·韩兰英》:“妇人 吴郡 韩兰英 有文辞……及 武帝 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 慈 ……少与从弟 俭 共书学, 谢凤 子 超宗 尝候 僧虔 ,仍往东斋诣 慈 。 慈 正学书,未即放笔。”《周书·艺术传·冀儁》:“时俗入书学者,亦行束脩之礼。”《新唐书·选举志上》:“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説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説文》、《字説》、《尔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三·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然非浅学所能辩也。”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宿舂(sù chōng)的意思:宿舂是指旧日人们晚上在舂米的时候,为了不被老鼠偷吃,就用灯光照亮舂米的场所。引申为指事先做好准备,防范未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为送别其内弟程十四复亨归省而作的第二章。诗中表达了对程十四归省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
首句“读书学经纶,及壮吾已晚”点明了程十四在壮年时才开始学习经纶之道,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机会的宝贵。接着,“譬如抱宿舂,求适万里远”以抱持着磨石(舂)比喻程十四在追求知识和目标时的艰辛与遥远路程的挑战,形象地描绘了他求学之路的不易。
“留君商略此,归袖不可挽”表达了诗人希望程十四能停下来思考人生道路的愿望,但又无奈于离别的现实,无法挽留。这句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也蕴含了对人生选择的感慨。
“流光莫控抟,力学副深恳”则是对程十四的勉励,劝告他不要让时光流逝,要努力学习,以回应内心的深切愿望。这句话既是对程十四的期待,也是诗人对自己以及所有追求知识之人的寄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省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追求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兰花香
宝安香品异,黄熟甲南天。
种子都成结,薰兰更耐煎。
黍珠三叶里,鱼子万花前。
新摘含膏露,多栽出大田。
乾乘朱夏晒,湿比素馨鲜。
一气归丹鼎,同心作紫烟。
频疑金粟吐,绝胜水沉然。
臭味氤氲合,清和郁滞宣。
命长凝木火,神旱见山川。
作好须贻女,惊精不用仙。
隔施云母片,灰隐藕心钱。
马尾丝丝渗,鸪斑点点妍。
囫囵随大小,斧凿稍方圆。
习静惟宜此,忘机不是禅。
心空多病日,根老半生年。
金桔都如石,朱砂不及泉。
肥硗农圃力,灌溉子孙贤。
九畹桑麻外,千林井里边。
太阳持盛实,炎德矢贞坚。
服媚同王者,旃檀莫并肩。
《兰花香》【明·屈大均】宝安香品异,黄熟甲南天。种子都成结,薰兰更耐煎。黍珠三叶里,鱼子万花前。新摘含膏露,多栽出大田。乾乘朱夏晒,湿比素馨鲜。一气归丹鼎,同心作紫烟。频疑金粟吐,绝胜水沉然。臭味氤氲合,清和郁滞宣。命长凝木火,神旱见山川。作好须贻女,惊精不用仙。隔施云母片,灰隐藕心钱。马尾丝丝渗,鸪斑点点妍。囫囵随大小,斧凿稍方圆。习静惟宜此,忘机不是禅。心空多病日,根老半生年。金桔都如石,朱砂不及泉。肥硗农圃力,灌溉子孙贤。九畹桑麻外,千林井里边。太阳持盛实,炎德矢贞坚。服媚同王者,旃檀莫并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967c6a559e1ed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