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黄 提 干 赴 班 宋 /李 昴 英 不 枉 金 兰 贮 一 贤 ,唱 名 重 见 冕 旒 前 。省 闱 见 说 第 三 赋 ,选 调 犹 迟 十 八 年 。据 实 语 人 南 峤 事 ,无 多 行 李 浙 江 船 。壶 山 群 彦 官 今 紧 ,直 谅 如 今 合 茹 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枉(bù wǎng)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事没有白费心力,没有白费时间,没有白费精力。
唱名(chàng míng)的意思:指按照次序一个一个地报出名字。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金闺(jīn guī)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
据实(jù shí)的意思:根据真实的事实或真实的情况。
冕旒(miǎn liú)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名重(míng zhòng)的意思:名声很重,声誉很高。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三赋(sān fù)的意思:指文学作品的三种不同体裁:赋、议、辞。
省闱(shěng wéi)的意思:指节省开支或减少浪费,也可指减少繁琐的程序或手续。
实语(shí yǔ)的意思:
(1).佛教语。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金刚经·离相寂灭分》:“ 如来 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誑语者、不异语者。”《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假设虚施皆不用,言言实语唱将来。”
(2).犹实话。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该酋已吐实语,谓剿贼本 中国 应办之事。”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选调(xuǎn diào)的意思:指选拔调派人才,根据其能力和条件进行合理的安排。
浙江(zhè ji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迅速,如浙江江水激流涌动,喻形势瞬息万变。
直谅(zhí liàng)的意思:直接原谅别人的过错或错误。
- 注释
- 不枉:不虚此行,值得。
金闺:古代女子居住的地方,指富贵人家的女子。
贮:收藏。
贤:有才德的人。
唱名:科举考试时公布考生姓名。
冕旒:古代帝王的冠冕,这里代指皇帝。
省闱:省级考试场所。
第三赋:指第三篇应试文章。
选调:选拔任用。
十八年:表示时间长,强调等待之久。
据实:据实情。
南峤:古代南方地区,泛指遥远的地方。
行李:行装,随身物品。
浙江船:指浙江一带的小船,可能暗示其出身平凡或旅途简朴。
壶山:比喻人才聚集之地。
群彦:众多才子。
官今紧:官位竞争激烈。
直谅:正直诚信。
茹连: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应得的职位。
- 翻译
- 不枉费闺中珍藏才女,再次唱名得以面君前。
听说她在省试中已写第三篇赋,选拔却还需等待十八年。
他如实告诉别人关于南峤的经历,行装简单只乘浙江小舟。
如今壶山众多才俊官员职位紧张,正直诚信之人应如他这般被接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之妹李昴英所作,名为《送黄提干赴班》。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的离别之情。
“不枉金闺贮一贤,唱名重见冕旒前。”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赞扬黄提干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其名声显赫,足以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金闺指的是深宫或内宫,贮一贤则是藏匿一个有才能的人,唱名重见冕旒前,则是说黄提干的名字被再次宣告于朝堂之前。
“省闱见说第三赋,选调犹迟十八年。”这里诗人提及与友人的交往历史,省闱即是省察心扉,指深思熟虑。第三赋可能是某种文艺创作或考试的成果,而“选调犹迟十八年”则表达了对黄提干才华的肯定和期待,他的才气如同佳酿越陈越香,但却未能得到及时的认可。
“据实语人南峤事,无多行李浙江船。”诗人在这里回忆与黄提干共同度过的时光,南峤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事件的指代。无多行李则是形容出发时简单的行囊,而浙江船则是离别时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壶山群彦官今紧,直谅如今合茹连。”这一句中,壶山可能是黄提干即将赴任的地方,群彦指的是多位才子或同僚。官今紧表达了对其职务的重视,而“直谅如今合茹连”则是对友人能够保持真诚本性的期许和肯定。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昴英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出她对于朋友才华的认可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