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裳(chuí cháng)的意思:指妇女垂下裙子,表示谦恭、恭敬的样子。
道法(dào fǎ)的意思:
(1).道理法度。《管子·法法》:“明王在上,道法行於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荀子·致士》:“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韩非子·饰邪》:“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道法万全,智能多失。”
(2).遵循效法。《韩非子·难言》:“时称《诗》《书》,道法往古。”
(3).遵守法制。《管子·任法》:“圣君亦明其法而固守之;羣臣修通辐輳,以事其主;百姓辑睦,听令道法,以从其事。”《管子·任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 尹知章 注:“道,从。”
(4).道教的教义。 晋 葛洪 《神仙传·墨子》:“乃入 周狄山 ,精思道法,想像神仙。” 徐志摩 《天目山中笔记》:“在东方人,这出家是求情感的消灭,皈依佛法或道法,目的在一切自我痕迹的解脱。”
(5).道教的法术。 晋 葛洪 《神仙传·刘京》:“ 隆 合服之,得三百岁,不能尽其道法,故不得度世。”《水浒传》第七十回:“马步军兵回头看时,你我对面不见。此是 公孙胜 行持道法。”
(6).即佛法。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常以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 尧 孔 ,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诸国来集,共遵道法。” 宋 范成大 《题记事册》诗:“划破虚空一剑閒,六根同转上头关。如今宴坐菴中事,政在凡夫道法间。”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母妻被逮》:“[贴]他二人初到,自未参讲道法。”
(7).泛指宗教的学说与法术。 茅盾 《子夜》十七:“她随侍老太爷十年之久,也不曾感到过这样温暖的抚爱。老太爷对待她始终就像一位传授道法的师父。”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你是留心道法的,你看红灯照的道法,是哪一派?”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赓酬(gēng chóu)的意思:指对他人的劳动或帮助给予应有的报酬或回报。
归美(guī měi)的意思:指人们归国后,思念故土、向往家乡的美好景色。
横经(héng jīng)的意思:指横跨经度,横贯东西。
降辇(jiàng niǎn)的意思:指皇帝下车,表示权力的转移或者降低自己的身份地位。
胶庠(jiāo xiáng)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琳馆(lín guǎn)的意思:指装饰豪华、华丽的宫殿或建筑物。
论道(lùn dào)的意思:指讨论或辩论道理、原则、学问等。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穆若(mù ruò)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端庄美丽,态度温和恭敬。
前王(qián wáng)的意思:指已经过时或失去权力的君主或统治者。
桥门(qiáo mén)的意思:指能够沟通、连接两个不同地方或者两个不同群体的人或事物。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阙里(quē lǐ)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宁宜人的地方。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亿万(yì wàn)的意思:指非常多、极其众多的数量。
诏跸(zhào bì)的意思:指皇帝下诏命令,亲自出巡视察,并在行程途中接见百姓。
宗公(zōng gōng)的意思:指宗庙中的宗主或宗室公子,也泛指家族中的男性长辈。
三千弟子(sān qiān dì zǐ)的意思:三千个弟子,形容人才众多,弟子众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祐六年十月,皇帝自景陵宫前往孔子祠祭祀的情景。诗中展现了皇家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重视,以及对孔子的敬仰之情。皇帝亲自步入琳馆,至胶庠,与众多儒士一同参与祭祀活动。仪式庄重,皇帝降辇步行,恭敬地登阶,向孔子行礼,体现了对圣贤的尊敬。同时,皇帝在太学内听取博士讲解《无逸》,并亲临武成王庙,彰显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推崇。
诗中“琳馆”、“胶庠”、“太学”、“武成王庙”等词语,反映了古代教育体系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儒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降辇”、“步就”、“升堂”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皇帝对礼仪的遵循与对圣贤的虔诚态度。整首诗不仅赞颂了皇帝的德行与智慧,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在诗的最后,丞相吕大防、刘挚及百官皆从,并赋诗以形容皇帝之德,体现了朝廷内部对于尊师重道、弘扬儒家文化的共同追求。曾肇作为礼官,能够参与这样的仪式并写下此诗,既是对皇帝行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职责的履行,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政治与文化领域中的角色与贡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