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莎种就寻僧径,借竹编成养鹤笼。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官 舍 书 怀 呈 罗 思 纯 宋 /王 禹 偁 同 年 事 分 几 船 同 ,墨 绶 逶 迤 一 郡 中 。仙 桂 并 枝 攀 月 魄 ,县 花 交 影 笑 春 风 。分 莎 种 就 寻 僧 迳 ,借 竹 编 成 养 鹤 笼 。公 暇 不 妨 闲 唱 和 ,免 教 来 往 递 诗 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唱和(chàng hè)的意思:指多人或多方相互配合、一起表演或合作。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公暇(gōng xiá)的意思:公共的休息时间或假期
几般(jǐ bān)的意思:多样,各种各样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墨绶(mò shòu)的意思:指文采斐然的才子。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事分(shì fēn)的意思: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
诗筒(shī tǒng)的意思:指写诗作文的工具,也比喻才子、文人。
同年(tóng nián)的意思:同一年份,同年生。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仙桂(xiān guì)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
月魄(yuè pò)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
竹编(zhú biān)的意思:指用竹子编制成的手工艺品。
递诗筒(dì shī tǒng)的意思: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文学艺术
- 注释
- 同年事:指同龄人。
分几般:各不相同。
墨绶:黑色的官印,古代官员的标志。
逶迤:蜿蜒曲折。
仙桂:比喻有才德的人。
月魄:月亮。
县花:县里的花,可能指当地特产或象征地方特色。
交影:倒映。
分莎种:寻找莎草种植。
寻僧径:沿着僧人的小路。
养鹤笼:用来养鹤的笼子。
公暇:公务空闲的时候。
闲唱和:悠闲地唱和。
递诗筒:传递诗筒,古人通过诗筒交流诗词。
- 翻译
- 同年的人各有不同命运,黑色的官印在郡中蜿蜒
他们如同仙桂并肩攀附月光,县花倒映互相嬉笑在春风中
沿着僧人的小路寻找莎草种植,用竹子编织成鹤笼
公务之余不妨悠闲地唱和诗歌,免得频繁传递诗筒来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同年事分几般同,墨绶逶迤一郡中。"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感情,就如同用墨线测量一样均匀,一样深刻地留在心中。
"仙桂并枝攀月魄,县花交影笑春风。"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情怀。仙桂攀月,县花笑春,都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分莎种就寻僧径,借竹编成养鹤笼。"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诗人在田园中寻找自己的道路,用竹子编织成鹤的栖息之所,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公暇不妨闲唱和,免教来往递诗筒。"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邀请友人在闲暇时光一同吟唱诗歌,不必拘泥于形式,直接通过诗筒传递彼此的诗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文艺创作的乐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深刻地展现了人间真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哑轧暮江上,橹声摇落心。
宛陵三千里,路指吴云深。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南浮龙川月,东下敬亭岑。
多君咏逍遥,结萝碧溪阴。
高笼华表鹤,静对幽兰琴。
汗漫江海思,傲然抽冠簪。
归屿未云寂,还家应追寻。
二陆文苑秀,岧峣怀所钦。
惜我入洛晚,不睹双南金。
江左风流尽,名贤成古今。
送君无限意,别酒但加斟。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