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迟风(chí fē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的时间比预期晚或迟到的风。
春王(chūn wáng)的意思:春天的王者,指春天的盛世或春天的象征。
邸第(dǐ dì)的意思:邸第指的是官员的住所或官邸。
共相(gòng xiāng)的意思:共同的特征或相同之处。
酣赏(hān shǎng)的意思:指尽情享受、沉浸在美好事物中的愉悦心情。
虹桥(hóng qiáo)的意思:虹桥是指彩虹的两端,比喻事物的两个极点或两个相对立的方面。
画堂(huà táng)的意思:指以世俗的眼光看待婚姻,将婚姻视为一种交易或权谋的观念。
火树(huǒ shù)的意思:指烈火熊熊燃烧的大树,比喻壮丽的景象或热情高涨的氛围。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燃火(rán huǒ)的意思:燃火意味着点燃火焰,比喻激发热情、激励人们去做某事,也指激发斗志,振奋人心。
入画(rù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备了具备了艺术价值,可以被描绘到画中。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仙侣(xiān lǚ)的意思:指仙人之间的伴侣,也泛指美好的夫妻关系。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招邀(zhāo yāo)的意思: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夜未央(yè wèi yāng)的意思:指夜晚还未结束,时间尚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荥王在元夜时分邀请宾客至华丽殿堂共赏烟火珠灯的盛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
首句“邸第招邀入画堂”,描绘了邀请宾客进入装饰如画的豪华府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日迟风暖属春王”一句,通过描述时间与天气的变化,暗示宴会的开始,春日的温暖与悠闲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几分惬意与舒适。
“花燃火树分梅艳,灯映明珠混月光”两句,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烟火与灯火交织的美丽景象。花燃似火树,梅艳夺目;灯火映照,如同明珠与月光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场视觉盛宴的壮观与华美。
“谁架虹桥来咫尺,恍从仙侣共相将”则通过想象中的虹桥,将人间与仙境相连,暗示宴会的参与者仿佛与仙人共聚一堂,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最后,“芳宵自是留人住,酣赏何辞夜未央”表达了宴会的欢乐与热烈,即使夜深也不愿散去,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宾客们的尽兴畅饮。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元夜盛宴的精彩瞬间,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华与文化生活的丰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拟十首·其六
九龄起韶州,妻子家海滨。
又如帝室宝,海底珊瑚金。
人生有南北,此道无古今。
迢迢龙江上,鸿飞万里心。
晚菊有正性,托根寒水津。
不随黄叶秋,况争紫兰春。
依依抱晚节,冷艳排霜晨。
日暮碧云滋,折花思远人。
鸣雁不我待,霜露日夜新。
愿言垂采摘,岁晏委荆榛。
咏刘边画
枯荷不禁风,水鸭行且饮。折苇半敧雪,鸂?相对寝。
风雪意未已,寒气犹凛凛。
屋煤昏细字,熟视仅可审。
翰林前待诏,年过七十稔。
想见宣政閒,纡朱给官廪。
权门收短幅,轴玉囊古锦。
纵非列神上,犹足入能品。
丹青虽由学,精绝固天禀。
蛟螭失江湖,鱼鲔初不淰。
兰荪遭践履,生意羡葵荏。
当年方得志,骄侈无乃甚。
晚为口腹累,吮墨博凡饪。
画工屹如堵,见此当敛衽。
我欲与题跋,材非曹与沈。
兴废姑置之,投床就高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