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亿(bǎi yì)的意思:指数量巨大、极其庞大的数量。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彩色(cǎi sè)的意思:多种颜色鲜艳丰富,形象生动。
分身(fēn shēn)的意思:分身指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具有多个身体。
拂拭(fú shì)的意思:拂拭指轻轻地擦拭或扫除。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处理或整理。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体相(tǐ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身体状况或相貌。
偷偷(tōu tōu)的意思:秘密地、悄悄地、不声张地。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一尊无形的佛像。诗人巧妙地将佛性与世间万物联系起来,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纯净自在的境界。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开篇即点明主题,佛并非外在之物,而是一种内在的觉悟与智慧,常人难以察觉。这种佛性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却往往被忽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说明真正的佛性无需外在形式的塑造或装饰,它自然存在,无需人为加工。这反映了佛教中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强调内心的纯净与真实。
“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 进一步强调佛性的纯粹,不依赖于任何物质的修饰,它本身就是光明与清净的象征。
“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佛性的不可捉摸与永恒不变。人的智慧无法完全描绘出佛性的全貌,而邪恶也无法侵犯它,突显了佛性的神圣与不可侵犯。
“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 描述了佛性与生俱来,其本质就是清净与自然,不需要通过任何外力去擦拭或净化。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最后一句揭示了佛性的无限与普遍,即使是一个个体,其内在的佛性也能化现为无数化身,普渡众生,体现了佛教中的大乘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佛性的本质与意义,引导人们从内心深处寻找并体验那份纯净与智慧,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和宗教启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鹅湖谒四贤祠二首·其二
晨兴发铅溪,珠露凝未了。
丰茸忽升长,生意知多少。
低头谢九崖,巧语留双鸟。
遥遥见鹅湖,冉冉削天峭。
肩舆度远岑,拂袖穿林杪。
空谷春光回,曲径繁花绕。
盎盎载春怀,超超腾物表。
行迈入招提,新篁森窈窕。
颙然仰哲深,俯拜香风袅。
圣途久荆榛,盲聋昧昏晓。
嚣扰日沈浮,孰为张幽渺。
区区三四老,属意苦不小。
我来欲何言,万状俱料悄。
回溪弄活流,白月生层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