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夜曲·其二》
《元夜曲·其二》全文
明 / 区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传柑文篚戒青娥,十斛醲香散叵罗

争道柘枝丛里失,系情弦索闹中多。

熏炉兽炭供扶醉,宝带鸾靴倩踏歌

斜月窗花影乱,褰帷须问夜如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带(bǎo dài)的意思:指重要的人或事物所在的地方。

传柑(chuán gān)的意思:传递柑橘

窗花(chuāng huā)的意思:指在窗户上贴或绘制的花纹装饰。

叵罗(pǒ luó)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解释的事物,也可形容言语或行为不合常理。

褰帷(qiān wéi)的意思:指揭开帷幕,揭示真相。

青娥(qīng é)的意思: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兽炭(shòu tàn)的意思:指人类与野兽之间的差别,比喻人的品行高尚或卑劣。

踏歌(tà gē)的意思:跳舞、欢乐的样子。

系情(xì qíng)的意思:系情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情的关心、牵挂和情感。

弦索(xián suǒ)的意思:指线索、蛛丝马迹,引申为追踪、寻找的线索。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熏炉(xūn lú)的意思: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和研究的地方。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柘枝(zhè zhī)的意思:指人品恶劣,行为不良。

争道(zhēng dào)的意思:争夺权力或地位。

鉴赏

这首《元夜曲(其二)》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繁华。

首句“传柑文篚戒青娥”,以柑橘作为元宵节的象征,暗示着节日的礼物和祝福,同时也提到了女子(青娥),预示着节日中女性角色的参与。接下来,“十斛醲香散叵罗”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香气浓郁,仿佛十斛的香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欢腾氛围。

“争道柘枝丛里失,系情弦索闹中多。”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人群中的喧嚣与混乱,以及人们在柘枝舞(一种舞蹈)中的迷失与投入,凸显了节日的热闹与活力。

“熏炉兽炭供扶醉,宝带鸾靴倩踏歌。”这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饮酒作乐的情景,熏炉里的兽炭为醉酒的人提供温暖,而华丽的宝带鸾靴则成为踏歌的道具,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最后,“斜月半窗花影乱,褰帷须问夜如何。”这两句以月光和花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夜晚氛围,同时通过“须问夜如何”的疑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的盛况与人们的欢乐心情,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怀年
朝代:明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追和陶南村杂诗二首·其二

漫隐乌皮几,行呼鹤发翁。

辋川舟上下,瀼水屋西东。

袯襫穿花底,笭箵挂竹中。

无人问名姓,祇道武陵同。

(0)

冬涉曹娥江

夕宿淹长道,晨兴涉广川。

峡云昏草树,江雨杂人烟。

风急神娥庙,天寒津吏船。

溯洄洵可乐,思卜剡中田。

(0)

客愁

不待秋风起,思乡念已生。

发愁今夜白,月好故园明。

孤客人千里,荒城鼓二更。

停灯沽浊酒,屈指数游程。

(0)

斋居

白水浮官舍,青山塞县门。

案头尘未积,麈尾秃犹存。

莽莽云中树,潇潇雪后村。

斋居春事少,农务与谁论。

(0)

题丁道士小房

一径晚来雨,千岩秋正深。

潭空鱼出藻,果熟鸟窥林。

绝壑苍烟断,危廊败叶侵。

此中堪辟谷,人世信销沈。

(0)

题叔明灵石草堂图

坐深残醉醒,帘捲草堂开。

拥坐千峰出,横空一鹤来。

晚风松落子,时雨石生苔。

却忆山中客,披图日几回。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