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偕簿尉过石照山祷雨·其七》
《偕簿尉过石照山祷雨·其七》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虹(bái hóng)的意思:白虹是一个形容词,意为白色的彩虹。通常用来形容极其罕见和美丽的景象。

翻盆(fān pé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倒扣或倾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或失败。

贯日(guàn rì)的意思:连续的、持续不断的

黑蜧(hēi lì)的意思:形容黑暗、昏暗的景象。

借润(jiè rùn)的意思:借用他人的财富或资源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精爽(jīng shuǎng)的意思:精神饱满、神清气爽

粳稻(jīng d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纯正,无可挑剔。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吐吞(tǔ tūn)的意思:吞吐不定、犹豫不决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白虹贯日(bái hóng guàn rì)的意思:形容日光穿过云彩,形成一道明亮的白色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虞俦在宋朝时期,与簿尉一同前往石照山祷告降雨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农业丰收的热切期盼。

首句“白虹贯日怜精爽”,以“白虹”象征晴朗之气,与“贯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晴空的向往与喜爱。这里的“怜精爽”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美好景象的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次句“黑蜧拿云怪吐吞”,运用了神话中的元素——“黑蜧”,它在云中怪异的吐吞动作,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寓意着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这一句通过对比晴朗与阴暗的自然现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复杂多变的深刻理解。

接着,“急雨翻盆天借润”,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雨水如翻盆而下,滋润大地。这里不仅描绘了雨势之猛,更体现了诗人对雨水为农作物带来生机的喜悦与感激之情。通过“天借润”的表述,诗人将自然界的恩赐视为上天的慷慨给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最后,“摩挲粳稻与招魂”,诗人亲自抚摸着成熟的粳稻,仿佛在与它们进行心灵的交流。这不仅是对丰收景象的期待,也是对农耕文化的尊重与敬仰。同时,“招魂”一词,可能蕴含着诗人希望丰收之神降临,保佑庄稼丰收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农业丰收的热切期盼,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登石头城

春潮不到石城脚,十丈楼船浅沙阁。

楚天衮入秦淮流,白日黄尘亦冥漠。

胡儿走马沙上归,青兕豪猪载毡橐。

旌旗不动弓矢闲,百金砗磲作璎珞。

龙盘虎踞天地静,稽首清明可终托。

当时被发饮此水,铁骑如山照秋郭。

鸟惊兽骇人莫知,天欲以血洗伊洛。

三山砥砺水濯磨,万夫相望在雕鹗。

东风两鬓今萧萧,何当以此叩寥廓。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三六

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

遇贵则贱,遇贱则贵。筑著磕著,没处回避。

南岳天台去路通,君向西兮我向东,风从虎兮云从龙。

拈起簸箕别处舂,熨斗煎茶铫不同。

(0)

颂古一百则·其十一

森罗万象许峥嵘,透脱无方碍眼睛。

扫彼门庭谁有力,隐人胸次自成情。

船横野渡涵秋碧,棹入芦花照雪明。

串锦老渔怀就市,飘飘一叶浪头行。

(0)

怀友·其一

故交今何处,音问久不接。

岁月易蹉跎,关山更重叠。

凝霜遍衰草,寒日照黄叶。

几度欲相寻,清川苦难涉。

(0)

赠儒医陈西岩

株苓桔梗最为奇,药笼书囊用有时。

莫把眼前穷达论,要知良相即良医。

(0)

声声慢.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