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我合众笳,击我合众鼓。
擎我合众花,书我合众簿。
击我共和鼓,吹我共和笳。
书我共和簿,擎我共和花。
请听吾党语,汝众勿喧哗。
人各有肺腑,人各有齿牙。
一身此尺土,聚众成国家。
此乃众人父,所举勿参差。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成国(ché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建立或形成。
齿牙(chǐ yá)的意思:指尖锐的牙齿,形容凶恶猛烈的攻击。
尺土(chǐ tǔ)的意思:指极小的土地或领土。
党语(dǎng yǔ)的意思:指党派之间互相攻击、争斗的言辞。
肺腑(fèi fǔ)的意思:形容真诚、发自内心的感受或表达。
共和(gòng hé)的意思:共和指的是国家或政权的一种制度形式,即由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在共和制度中,国家的权力由公民共同管理和执掌。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和鼓(hé gǔ)的意思:指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的意思。
合众(hé zhòng)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团体合力共同做某事,达到更好的效果。
聚众(jù zhòng)的意思:聚集人群,使人们集中在一起。
吾党(wú dǎng)的意思:指自己所属的党派或团体。
喧哗(xuān huá)的意思:喧闹吵嚷,声音大而刺耳。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现代意识,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与个体、民主与共和的深刻思考。黄遵宪巧妙地将“合众”、“共和”的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合众花”、“共和花”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众人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国家的美好愿景。
诗中的“合众”与“共和”不仅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理念的反映,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民族团结、民主政治的向往。通过“击鼓”、“吹笳”、“书簿”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展现了众人参与国家事务的场景,强调了每个人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平等性。
“人各有齿牙,人各有肺腑”这一句,既是对个体独特性的强调,也是对多元化的肯定。它提醒我们,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这些多样性构成了国家的丰富性和活力。
“聚众成国家,一身此尺土”则表达了国家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整体,每个人都如同国家土地上的一寸之地,不可或缺。这不仅强调了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暗示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最后,“此乃众人父,所举勿参差”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民主与共和的理念。它意味着国家是所有人民共同的父亲,任何决策都应基于全体人民的共识,避免分歧过大,确保国家的发展方向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同。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国家与个体关系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民主与共和理想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它通过日常生活化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达出作者对于构建和谐、民主社会的深切愿望。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
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
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
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
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
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
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