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夕 照 宋 /欧 阳 修 夕 照 留 歌 扇 ,余 辉 上 桂 丛 。霞 光 晴 散 锦 ,雨 气 晚 成 虹 。燕 下 翻 池 草 ,乌 惊 傍 井 桐 。无 憀 照 湘 水 ,丹 色 映 秋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歌扇(gē shàn)的意思:指歌舞表演中女演员手中所持的扇子,比喻虚华、虚浮的事物。
桂丛(guì cóng)的意思:指许多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繁荣的景象。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晚成(wǎn chéng)的意思:指人晚年才能成功或成就大事。
无憀(wú liáo)的意思:没有顾虑或担忧的状态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霞光(xiá guāng)的意思:指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美丽光芒,也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光辉。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雨气(yǔ qì)的意思:指雨过天晴,暴雨过后天空放晴,比喻困难过后,事情顺利解决,希望出现。
- 注释
- 夕照:夕阳。
歌扇:歌者的扇子,可能象征着歌者或歌谣。
馀辉:剩余的光辉。
桂丛:桂树丛。
霞光:日落时的彩霞。
晴散:晴朗地分散。
锦:锦绣般的色彩。
雨气:湿润的空气。
晚成虹:傍晚形成彩虹。
燕下:燕子落下。
翻池草:在池塘草丛中翻飞。
乌惊:乌鸦受惊。
井桐:井旁的梧桐树。
无憀:无聊,无所事事。
湘水:湘江。
丹色:红色,这里指夕阳的红光。
秋风:秋天的风。
- 翻译
- 夕阳余晖洒在歌扇上,照亮了桂树丛。
晴朗的霞光照亮了天空,仿佛锦缎铺展,夜晚的雨气化作彩虹。
燕子在池塘边草丛中上下翻飞,乌鸦受惊飞到井旁的梧桐树上。
我无所事事,只能让夕阳的红光照耀湘江,映衬着秋风中的丹色。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夕照》,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夕照留歌扇,馀辉上桂丛",形象地写出夕阳余晖洒在歌扇和桂树上的情景,富有诗意。"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运用比喻,将霞光比作锦缎,晚间的雨气则幻化为彩虹,展现出瑰丽的自然景象。
"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通过燕子低飞掠过水面的草丛,以及乌鸦受惊飞至井边梧桐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两句"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表达了诗人对湘水的深情凝望,夕阳的红晕与秋风相映,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动人景色,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淡淡的离愁情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登山亭
飞观峥嵘天宇宽,幽人半醉凭阑干。
三山渺渺鸾鹤远,七泽茫茫蓑笠寒。
清吹拂林横玉笛,紫云覆鼎熟金丹。
童颜绿鬓无人识,回首尘寰一梦残。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
薄云蔽秋曦,清雨不成泥。
罢贺南内衙,归凉晓凄凄。
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
余惟戆书生,孤身无所赍。
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齐。
岂惟一身荣,佩玉冠簪犀。
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
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町畦。
问之朝廷事,略不知东西。
况于经籍深,岂究端与倪。
君恩太山重,不见酬稗稊。
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
明庭集孔鸾,曷取于凫鹥。
树以松与柏,不宜间蒿藜。
婉娈自媚好,几时不见挤。
贪食以忘躯,鲜不调盐醯。
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
将举汝愆尤,以为己阶梯。
收身归关东,期不到死迷。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唐·韩愈】薄云蔽秋曦,清雨不成泥。罢贺南内衙,归凉晓凄凄。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余惟戆书生,孤身无所赍。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齐。岂惟一身荣,佩玉冠簪犀。滉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町畦。问之朝廷事,略不知东西。况于经籍深,岂究端与倪。君恩太山重,不见酬稗稊。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明庭集孔鸾,曷取于凫鹥。树以松与柏,不宜间蒿藜。婉娈自媚好,几时不见挤。贪食以忘躯,鲜不调盐醯。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将举汝愆尤,以为己阶梯。收身归关东,期不到死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c667902eba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