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五寒芦港》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五寒芦港》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芦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

正似洞庭风,日莫孤帆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孤帆(gū fān)的意思:指独自行动或独自承担风险。

日莫(rì mò)的意思:指日子越来越少,时间不多了。

注释
芦:密集的芦苇。
深:茂密。
可:能够。
藏:隐藏。
人:人。
下:下面。
有:存在。
扁舟:小船。
泊:停泊。
正:恰好。
似:像。
洞庭:指洞庭湖,古代中国的一个大湖。
风:风。
日莫:傍晚。
孤帆:孤独的帆。
落:落下。
翻译
芦苇丛深可以藏身,下面停泊着一只小船。
就像洞庭湖上的风,傍晚时分孤独的帆影落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宁静的水乡风光。"芦深可藏人"表达了芦苇丛生的密集,似乎可以隐藏一个人,营造出一种隐秘与孤独的情境。而"下有扁舟泊"则是说在这片芦苇下方,有一只平底的小船停靠着,这种小巧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江南水乡,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接下来两句"正似洞庭风,日莫孤帆落"中,“洞庭风”可能是指洞庭湖一带特有的微风,而“日莫孤帆落”则描绘出黄昏时分,一只孤独的帆船缓缓降落在水面上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孤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芦苇丛生与小舟停泊的细腻刻画,以及对风和帆船下落的生动捕捉,展现了一幅安静而又不无孤独感的水乡图景。诗人苏辙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透露出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

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

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

诏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

去思今武子,馀教昔文翁。

清在如江水,仁留是国风。

光徵二千石,扫第望司空。

(0)

自义亭驿送李长史纵夜泊临平东湖

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

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

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0)

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

身将刘令隐,经共谢公翻。

有此宗师在,应知我法存。

问心常寂乐,为别岂伤魂。

独访华泉去,秋风入雁门。

(0)

寄问政山聂威仪

先生卧碧岑,诸祖是知音。

得道无一法,孤云同寸心。

岚光薰鹤诏,茶味敌人参。

苦向壶中去,他年许我寻。

(0)

简寂观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0)

自大林与韩明府归郭中精舍

野客同舟楫,相携复一归。

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晖。

不道还山是,谁云向郭非。

禅门有通隐,喧寂共忘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