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闽警》
《闽警》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干戈愁越骆,闽海更堪怜。

篁竹频依险,鲸鲵戴天

未收熊耳甲,莫费水衡钱。

痛哭谋臣疏,珠厓弃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戴天(dài tiān)的意思:形容极度嚣张、傲慢自大。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篁竹(huáng zhú)的意思:篁竹是指竹子的一种品种,也用来比喻人才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鲸鲵(jīng ní)的意思:形容巨大、庞大。

闽海(mǐn hǎi)的意思:指福建省的海域,也泛指福建地区。

谋臣(móu chén)的意思:指善于策划、谋划,并能为国家或组织出谋划策的智慧之士。

弃捐(qì juān)的意思:放弃、抛弃、不再珍惜

水衡(shuǐ héng)的意思:用水来称量,比喻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熊耳(xióng ěr)的意思:形容耳朵大而直立,像熊耳朵一样。

珠厓(zhū yá)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和山岩,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闽警》表达了对福建地区战乱频仍和局势艰难的深深忧虑。"干戈愁越骆",以兵器比喻战事,暗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同骆驼背负重物般沉重。"闽海更堪怜"进一步强调了福建沿海地区的困境,海上的威胁与陆地的战乱交织,令人同情。

"篁竹频依险"描绘了竹林中的险阻,可能象征着抵抗外敌的艰难环境,而"鲸鲵共戴天"则借用了神话中的凶猛生物,暗示敌人的强大和当地百姓与之抗争的决心。

"未收熊耳甲"暗指战争还未结束,敌人的武装依然存在,"莫费水衡钱"则是对政府财政的担忧,希望不要浪费钱财在不必要的军事开支上。最后两句"痛哭谋臣疏,珠厓肯弃捐",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谋士的怀念以及对放弃福建土地的悲痛之情,表达了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黎民表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少年游

午窗湖簟展风漪,冰雪映明姿。

来自沉珠,娇同小玉,香气满罗帷。

妆余浴罢曾经见,欹侧鬓边宜。

一枕新凉,十年闲梦,愁对好花枝。

(0)

满江红五首·其一

薄暝潮生,又唤起、津亭残酒。

添肠断,飘蓬踪迹,天涯奔走。

碧树声悲连断岸,黄花节近过重九。

问年来,何处泪痕多,淹双袖。

戍鼓动,黄昏后,秋帆指,清溪口。

笑香残梦醒,此情非旧。

伴我凄凉沙上雁,同他憔悴江潭柳。

掩篷窗、彻夜几曾眠,霜威透。

(0)

浣溪沙十一首·其二

悔杀当年识面迟。更从何处觅红丝。

尊前曾与露微辞。

锦字音书银烛下,玉人风度幅巾时。

别来空自费相思。

(0)

夜坐

开门见月来松径,扫地移床傍石渠。

寂历寒螀共清夜,咄嗟浮世托籧庐。

黄虞道在生何后,沟壑盟寻老只初。

一咏一觞还自笑,明时野调独迂疏。

(0)

西湖迟徐郎不至独往林处士墓

胜会应空负,幽怀亦自聊。

舟移六桥永,衣振两峰高。

箫鼓春游竞,鸢鱼野兴豪。

孤山有冥契,独往荐溪毛。

(0)

张夏山挽词·其二

出守毗陵岁再更,我时吴苑亦归耕。

相逢相别多惆怅,何况泉台隔死生。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