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友千年杰,须寻万卷书。
缘君纵目览,这莫笑蟫鱼。
此诗《石光禄园亭四咏(其四)》由明代诗人梁维栋所作,通过对“石光禄园亭”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历史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
首句“欲友千年杰,须寻万卷书”,开篇即点明了交友之道,认为要结交那些能与之共论千载伟业的智者,就必须广泛阅读,积累知识。这里不仅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暗含了通过学习与积累,人可以提升自我,与更高层次的人物相交。
次句“谁言皆注脚,吾喜得权舆”,则进一步阐述了知识的价值。诗人似乎在说,人们常常将知识视为注解或附录,但自己却从中找到了源头和启示,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与珍视。这里的“权舆”原指植物的根部,引申为事物的起源或根本,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谟典唐虞盛,文章秦汉馀”,诗人回顾历史,提到唐虞时期的盛世和秦汉时期的文章,暗示了知识与历史的传承。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也体现了他对知识与文化延续性的重视。
最后,“缘君纵目览,这莫笑蟫鱼”,诗人以“君”自指,邀请读者一同欣赏园亭之美,并以“蟫鱼”比喻那些只知埋头于书籍而不思其义的人。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邀请,也是对读者的提醒,鼓励大家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深入理解,避免成为只会啃书本的“蟫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园亭这一具体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知识、历史、友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仲尼不瑞麟,周公旅命禾。
两圣本一道,胡为有殊差。
麟固首四灵,可贺亦可嗟。
或云一角兽,莫能辨真讹。
鹖雀奏天子,朱雁兴乐歌。
文士颂连理,野夫献嘉瓜。
羽毛草木异,皆物之精华。
于事竟无补,徒然务矜誇。
食乃民之天,有一皆可嘉。
君不见丰年乐岁人鼓腹,凶年死人如乱麻。
以此较得失,周孔道不颇。
桐庐陈使君,理道蠲烦苛。
蛊敝既振饬,刑罚从宽科。
民生乐其业,自足致时和。
有农献嘉粟,累累来山阿。
数穗至八九,纷然一何多。
图状竞传玩,志牒争编摩。
使君政将成,为祥理则那。
促归不待满,合上金銮坡。
嘉禾阙补亡,精笔非君何。
《赋桐庐陈守瑞粟图》【宋·姜特立】仲尼不瑞麟,周公旅命禾。两圣本一道,胡为有殊差。麟固首四灵,可贺亦可嗟。或云一角兽,莫能辨真讹。鹖雀奏天子,朱雁兴乐歌。文士颂连理,野夫献嘉瓜。羽毛草木异,皆物之精华。于事竟无补,徒然务矜誇。食乃民之天,有一皆可嘉。君不见丰年乐岁人鼓腹,凶年死人如乱麻。以此较得失,周孔道不颇。桐庐陈使君,理道蠲烦苛。蛊敝既振饬,刑罚从宽科。民生乐其业,自足致时和。有农献嘉粟,累累来山阿。数穗至八九,纷然一何多。图状竞传玩,志牒争编摩。使君政将成,为祥理则那。促归不待满,合上金銮坡。嘉禾阙补亡,精笔非君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167c6ca2d17c78945.html
老翁夜不寐,最爱晨起早。
既欣邻鸡鸣,更喜林乌噪。
红日忽上窗,亟呼具衣袄。
下床一炉火,便觉春浩浩。
须臾盥洗罢,觉我神气好。
须眉白如银,大似商山皓。
因思履道贤,六十未为老。
本朝六君子,二张同一赵。
陈杜与郑公,富贵俱寿考。
嗟我亦何人,八十明年到。
不敢儗前贤,后来何足道。
粪丸誇隋珠,但可付一笑。
耳目幸聪明,时时吟续藁。
金钗虽零落,杯酒不草草。
京华正是热官地,公独胡为起归意。
家传相业百未施,请佩左符聊一试。
相君道德人中英,达识早保悬车荣。
君王屡诏不肯起,祇今父子俱芳馨。
小春十月壶山尾,橘柚垂黄风日美。
青衫昔出紫袍归,拜寿双亲亲色喜。
乞米未伤廉,送米岂为辱。
且炊子美饭,试慁伯夷腹。
虽无乳烝豚,便可蔬当肉。
料得贤孟光,举案欢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