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阁笔(gé bǐ)的意思:阁笔是指高官或学者在阁楼上写作或书写文章的笔。
紧闭(jǐn bì)的意思:紧紧关闭或封锁。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濡毫(rú háo)的意思:用湿毛笔写字,比喻笔力优美流畅。
僧门(sēng mén)的意思:僧门指佛教中的僧侣集体,也泛指寺庙及其周围的地区。在成语中,僧门常用来比喻某一特定群体或团体。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太无(tài wú)的意思:极其无能或无知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总一(zǒng yī)的意思:总是一样;始终如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对比自然与艺术的呈现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句“溪声山色太无端”,诗人以“溪声”和“山色”为切入点,描绘出自然界中流动与静止并存的和谐景象。这里的“无端”二字,既是对自然景色难以言喻之美的感叹,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次句“阁笔濡毫总一般”,则转而探讨艺术创作的过程。诗人将自己搁置笔墨的行为与自然界的景色进行类比,暗示了艺术创作与自然体验之间的某种共通性。这里“阁笔濡毫”形象地描绘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状态,无论是搁笔还是濡毫,都体现了艺术家对创作的投入与专注。
后两句“不似老僧门紧闭,了无踪迹与人看”,通过对比老僧闭门修行与艺术家创作的两种不同状态,进一步深化了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老僧的“门紧闭”象征着一种内省与隔离的状态,而艺术家的创作则是在开放与交流中进行的。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艺术创作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与外界、与观者产生互动的过程,这样才能让作品“了无踪迹与人看”,即作品能够触动人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艺术创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艺术创作独特性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艺术与自然之间深层联系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刘寺簿子澄赴岳州倅
新蝉鸣高柳,轻鸥弄晴川。
浮家作远游,触热岂所便。
武昌古都会,形胜两国肩。
貔貅杂民居,烽火照敌边。
朝廷重牧守,尤需治中贤。
君侯文章家,班马不敢先。
墨庄一种子,落实今几年。
瞠乎出其后,独得道学传。
诚身自孝悌,玩理潜天渊。
悠然静中春,汹汹风涛前。
四海满誉望,诸公争挽牵。
容台志不舒,别驾用未专。
去就抑何心,行可吾亦然。
余也沟渎质,误辱青黄妍。
工夫恳切切,习气犹拘挛。
居然作别离,欲别思绵绵。
归鸿几时来,江树底晚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