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日 送 郭 氏 甥 之 白 檀 塞 明 /邢 侗 西 风 切 切 正 吹 裳 ,送 子 河 桥 不 尽 觞 。黄 叶 坠 阶 时 听 雨 ,敝 裘 当 晓 欲 沾 裳 。旌 门 九 月 寒 沙 屦 ,猎 火 千 山 入 野 桑 。莫 道 边 庭 前 路 隔 ,马 蹄 行 处 是 渔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敝裘(bì qiú)的意思:指破旧的衣裳。
边庭(biān tíng)的意思:指边境地区,也可指边疆。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道边(dào biān)的意思:指在道路旁边。
风切(fēng qiē)的意思:形容风势劲烈,刮得非常猛烈。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河桥(hé qiáo)的意思:比喻人们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尽觞(jìn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已经喝完,表示酒宴即将结束或事情即将完成。
旌门(jīng mén)的意思:旌门是指古代城门上的旌旗,形容声势盛大、气势磅礴的场面。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猎火(liè huǒ)的意思:猎火指的是寻找火源的意思,比喻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机会或者解决问题。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切正(qiē zhèng)的意思:切实正直,言行端正,不偏不倚。
切切(qiè qiè)的意思:形容非常迫切、殷切、急切。
时听(shí tīng)的意思:时刻倾听,时时警惕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 鉴赏
这首明代邢侗的《秋日送郭氏甥之白檀塞》描绘了秋季送别的情景。首句“西风切切正吹裳”以秋风的凄凉和冷峭渲染离别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亲人的不舍。次句“送子河桥不尽觞”写在河桥上设宴饯行,酒水不断,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黄叶坠阶时听雨”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伤感,黄叶飘落与秋雨声交织,增添了离别的悲凉。接下来,“敝裘当晓欲沾裳”描述了诗人自己穿着破旧的皮衣,清晨醒来衣衫已湿,流露出对亲人的牵挂和自己的落寞。
“旌门九月寒沙屦”写出了边塞的艰苦环境,九月的寒风中,郭氏甥穿着简陋的鞋子,显示出旅途的艰辛。最后一句“猎火千山入野桑”以猎火照亮夜色,暗示着郭氏甥即将踏入未知的边疆,而“马蹄行处是渔阳”则点出目的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期待和对亲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秋天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郭氏甥的关怀与祝愿,以及对边关生活的想象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