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尘境(chén jìng)的意思:尘境指的是尘土飞扬的世间,也比喻纷繁浮躁的世俗之地。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儿稚(ér zhì)的意思:形容年幼、幼稚。
佛性(fó xìng)的意思:佛性是指人们内在的慈悲、智慧和平静的本性,也是追求解脱和觉悟的精神境界。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官舍(guān shè)的意思:官舍是指官员的住所,也可以用来比喻官员的地位和权力。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近东(jìn dōng)的意思:接近东方,比喻事物趋向于进步和发展。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凭几(píng jī)的意思:依靠、根据、凭借
山僮(shān tóng)的意思:指年少的山村男孩。
绳床(shéng chuáng)的意思:指用绳子编织的床,比喻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水鸭(shuǐ yā)的意思:比喻表面上看起来很安逸、轻松,实际上内心却很焦虑、痛苦的人。
苔帻(tái zé)的意思:指长满青苔的帻,比喻长时间不见阳光而变得阴暗、陈旧。
望山(wàng shān)的意思:望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远望山峰的意境。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表示追求目标、追求进步的意愿。
竹黄(zhú huáng)的意思:指竹子的黄色,比喻人品正直、道德高尚。
走吏(zǒu lì)的意思:指行走的官吏,也泛指巡视、巡查的官员。
翠竹黄花(cuì zhú huáng huā)的意思:指事物本来的颜色或形态,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或加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僧舍生活场景。开篇“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道心”两句,表明诗人居住在一处接近东林的官舍中,与一些孩子们一起,他们虽然年幼但已经开始学习佛法,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心境。
“侧寄绳床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两句,则描写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简朴与宁静。他倾斜躺卧在用草编织的床上,不喜欢依靠桌案,头戴一种叫做“苔帻”的帽子,这种帽子通常由僧人佩戴,用以表示出家人的身份。诗中透露出一股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和不以物喜。
接着,“高僧静望山僮逐,走吏喧来水鸭沈”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的漠视。他所在的地方有高僧静默地观赏远方的山峦,而一些小僮(即年幼的僧人)则在追逐玩耍。同时,一些官吏走来走去,声音杂乱,就像水中的鸭子沉浮不定,这强烈对比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
最后,“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两句,是诗人对于自然景物和佛法修持的一种感悟。翠绿的竹子和黄色的花朵都蕴含着佛的真理,提醒人们不要让世俗的心境干扰到这种纯净的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僧舍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出家人追求内心清净、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