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历 山 司 徒 右 长 史 祖 宅 唐 /湛 贲 隳 官 长 史 籍 ,高 步 历 山 椒 。丽 句 传 黄 绢 ,香 名 播 宋 朝 。分 能 知 止 足 ,迹 贵 出 尘 嚣 。松 竹 心 长 固 ,池 台 兴 自 饶 。龙 宫 欣 访 旧 ,莺 谷 忝 迁 乔 。从 事 叨 承 乏 ,铜 章 愧 在 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历(bù lì)的意思:指走得很远,历经艰辛。
长史(zhǎng shǐ)的意思:长时间担任官职的历史学家或历史记录员。
尘嚣(chén xiāo)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的喧嚣声,形容喧嚣不安的场面或环境。
承乏(chéng fá)的意思:承受不足,供应不够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从事(cóng shì)的意思:从事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叨承(dāo chéng)的意思:谦虚地接受恩惠或赞美
访旧(fǎng jiù)的意思:拜访老朋友或老地方
高步(gāo bù)的意思:以高的步子行走,形容行走的姿势高傲自信,也可比喻行事高傲自负。
官长(guān zhǎng)的意思:指官员的等级和职位。
贵出(guì chū)的意思:脱颖而出,超群出众
隳官(huī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被罢免、撤职的意思。
丽句(lì jù)的意思:指优美的词句或文章。
历山(lì shān)的意思:历史悠久、历久弥新。
龙宫(lóng gōng)的意思:指奢华、宏伟的宫殿或居所。
迁乔(qiān qiáo)的意思:指迁移、搬迁、转移。
山椒(shān jiāo)的意思:山椒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也用于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犀利、火辣。
史籍(shǐ jí)的意思:历史的记载和文献资料。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宋朝(sòng cháo)的意思:指北宋时期的朝代。
铜章(tóng zhāng)的意思:指官职的任命或授勋。
香名(xiā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很好,声誉很高。
莺谷(yīng gǔ)的意思:莺谷是一个描述美好环境的成语,意为“鸟语花香的山谷”。
知止(zhī zhǐ)的意思:知道适可而止,懂得分寸,不过分或过度。
止足(zhǐ zú)的意思:停止脚步,不再前进。
知止足(zhī zhǐ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足常乐。
- 翻译
- 辞去官职如弃敝履,漫步登高至山巅。
美丽的诗句通过黄绢流传,香气远播至宋朝的每个角落。
懂得适可而止,足迹珍贵在于超脱尘世喧嚣。
松竹之志永固不变,园林美景自是丰富。
欣喜游览龙宫,我却愧居高位,如莺迁乔木。
任职虽有缺憾,但铜印佩于身,实感惭愧。
- 注释
- 隳官:辞职。
长史:官职。
籍:记录。
山椒:山顶。
丽句:优美诗句。
黄绢:古代的一种丝织品,常用来书写诗文。
香名:美名。
宋朝:历史上的朝代。
分能:分辨才能。
止足:知足。
尘嚣:世俗的纷扰。
松竹:象征坚韧和高洁。
心长固:意志坚定。
池台:园林。
兴自饶:自得其乐。
龙宫:宫殿或仙境的隐喻。
访旧:拜访旧友。
忝迁乔:谦称自己地位提升。
从事:任职。
叨承:惭愧接受。
乏:不足。
铜章:铜质官印。
愧在腰:感到惭愧佩戴在身。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山司徒右长史祖宅的怀念之情。开篇“隳官长史籍,高步历山椒”两句,通过对官职和家谱的提及,以及行走于历山之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氛围。
接着,“丽句传黄绢,香名播宋朝”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山司徒右长史文学成就和美好名声的赞颂。黄绢可能象征着纯洁无瑕的文字或情感,而“香名”则表明其美好的声誉已经传遍了整个宋朝。
中间两句“分能知止足,迹贵出尘嚣”,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足常乐、超越世俗纷争的心境。这里的“分能知止足”暗示着对生活有着清醒的认知和满足,而“迹贵出尘嚣”则表达了追求精神上的高洁与卓越。
以下两句“松竹心长固,池台兴自饶”,通过景物描写,传递了一种宁静而坚定的内心世界。松竹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清风正气,而“池台兴自饶”则让人联想到一片宁静、恬适的环境。
在最后两句“龙宫欣访旧,莺谷忝迁乔”中,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这里的“龙宫”和“莺谷”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地点或隐喻,而“欣访旧”和“忝迁乔”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历史之长河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东林谒虎溪三笑堂二首·其二
日落空山尚骑马,何人曾此开兰若。
持钵山僧乞食归,问我此马何时下。
大笑一声万壑鸣,搴云坐我白莲社。
萧然百虑还虚清,却忆同盟面生者。
须臾叱至辄尽欢,玉虹倒注金罍泻。
再笑出门醉未醒,屋角饥乌寒啄瓦。
送何纯弼之衡山令
衡岳何嵬嵬,迥出云霄外。
盘礴尽南荒,窟宅多灵怪。
上有千岁松,芝苓结其会。
服食可轻身,眉寿无有害。
君今擅道术,种花衡山界。
案头宾祝融,出入张紫盖。
风清天柱高,云密商霖霈。
閒时问农桑,石廪若可丐。
手摩岣嵝碑,目溯桃源派。
乍到已惬心,久之神弥泰。
虽则逢迎劳,实少风尘态。
他年丹液成,飞舄报政最。
羡尔吏而仙,愧我名为累。
题此当骊歌,三杯壮行旆。
午日承惺堂曾年伯招同智上人张少益泛舟步季玉韵赋谢
蒲艾迎嘉节,葵榴向午天。
感时堪赋赏,对景合流连。
冻雨围山带,南潮没阪田。
雄心随竞渡,雅意寄芳筵。
畅矣湘灵瑟,兼之怀水仙。
朱符驱虐暑,彩缕系长年。
宝筏推先济,星轺讶早悬。
非嫌朝市味,为忆越中鲜。
勇退看回棹,临波叹逝川。
岂因人解脱,不受俗牵缠。
故旧论交谊,高僧结净缘。
且听歌水调,莫问续骚篇。
海色哉生月,江容晚簇烟。
独醒吾岂敢,归兴共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