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證道歌·其一八七》
《證道歌·其一八七》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禅僧(chán sē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僧人,也比喻精神境界高深的人。

肚里(dù lǐ)的意思:指心中怀有某种情感、秘密、计策等。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两个(liǎng gè)的意思:既能兼顾两个方面,使双方都得到满足或利益。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邪见(xié jiàn)的意思:指错误的观点或见解。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鉴赏

这首诗名为《證道歌》,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远离圣贤智慧后的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古代佛法纯净传统的怀念。"去圣远兮邪见深"揭示了世风日下,正道难寻的现实,"祖师肚里觅知音"则象征着寻求真正的佛法和智慧,如同向祖师请教。接下来的"两个禅僧相借问"描绘了一幅僧侣之间探讨佛法的场景,暗示了对传统佛法价值的重视,"旧时佛法不如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佛法衰落的感慨,认为过去的佛法更为纯粹和高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变迁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佛学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挑战的忧虑。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梅花绝句九首·其五

不是爱梅频赋诗,出尘标格少人知。

来蜂去蝶应无数,偷眼幽禽却为谁。

(0)

十月十一日夜登天喜寺塔

九级门开八面风,莲灯点点夺星红。

大千世界银河外,十万人家明月中。

自怪跻攀穷鸟道,人惊笑语落天宫。

漏声暗与经声接,院院分明白昼同。

(0)

蓟州观市集

九陌动秋烟,千区列土廛。

物情占贵贱,人语杂幽燕。

酒瓮黄粱博,柴车黑㹀牵。

自惊重出塞,聊为买长鞭。

(0)

宽河城夜宿

新城闻鼓不闻钟,一夜潺湲泻碧峰。

顷报入关多好梦,明朝应到喜相逢。

(0)

北平白先生并四公子以诗文见寄喜而有作

先生诗篇汉魏体,公子文章云锦才。

一千里外相忆处,六月尽边方寄来。

乍惊轩窗灿星斗,已觉怀抱消尘埃。

安得凌风绿玉杖,共醉秋月黄金台。

(0)

三河县送三公子回通州读书

书生且逐三军去,公子还归八鲁庄。

灯火夜窗联句坐,惟应说著到渔阳。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