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输楚蜀资,北拥淮海戍。
序非涿郡疏,德则琅邪匹。
那肱召周军,北庭王卫律。
百货(bǎi huò)的意思:丰富多样的商品,各种各样的货物。
北庭(běi tíng)的意思:北庭是指中国古代西域地区的都城,也代表边疆地区。
不以(bù yǐ)的意思:不把...视为
苍黄(cāng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苍白、黯淡,也用来形容人衰老、消瘦。
敌国(dí guó)的意思:指敌对的国家或势力。
邸城(dǐ chéng)的意思:指官员的住所或官邸。
殿庭(diàn tíng)的意思:指宫殿、庙宇等建筑物的大门前的广场,也泛指宫廷、朝廷。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都人(dōu rén)的意思:指都市中的人,也可指聚居在都市的人。
番僧(fān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梵呗(fàn bài)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颂扬。
罘罳(fú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杂乱。
负扆(fù yǐ)的意思:指背负责任或担负重任。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宫树(gōng shù)的意思:指宫殿中的树木,比喻权势显赫的人物。
谷地(gǔ dì)的意思:指山谷中的平坦地带,比喻处于困境或逆境中的人或事物。
国人(guó rén)的意思:指中国人民,也可泛指一个国家的人民。
何常(hé cháng)的意思:没有特定的含义,常用于修辞或修辞句中。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琅邪(láng yá)的意思:指音乐声、歌声等悦耳动听的声音。
连宫(lián gōng)的意思:连续的宫殿
临安(lín ān)的意思:指临时安顿、临时借宿的意思。
陵墓(líng mù)的意思:指坟墓、墓地,用来比喻人死后的安息之地。
龙翔(lóng xiáng)的意思:形容龙飞腾跃的姿态,比喻气势磅礴,威风凛凛。
銮舆(luán yú)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南史(nán shǐ)的意思:南史是指南方的历史,也可以指南方的历史书籍。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逆臣(nì chén)的意思:指背叛君主,反叛国家的臣子。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丝(qīng sī)的意思:指年轻人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穹庐(qióng lú)的意思:穹庐是指高大宏伟的房屋,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人士(rén shì)的意思:指有一定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或特定领域知识的人,常用于尊称或泛指。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丞弼(chéng bì)的意思:辅佐君主,辅助国家。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失据(shī jù)的意思:指行动失当,计划不周,缺乏准备或掌握不牢固。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天运(tiān yùn)的意思:指天意、命运或运气。
完固(wán gù)的意思:形容事物完整坚固,不可动摇。
陷没(xiàn méi)的意思:陷入困境或危险中,无法摆脱。
襄樊(xiāng fán)的意思:比喻亲近而难以分离。
行都(xíng d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规范,得体合适。
虚实(xū shí)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假、存在与否。
懿亲(yì qīn)的意思:指对父母或长辈的尊敬和孝顺。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一代(yī dà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的人或事物。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重江(zhò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水量浩大,形势雄壮。
朱邸(zhū dǐ)的意思:指官员的官邸或官署。
宗室(zōng shì)的意思:指皇室贵族的后代,也可以指高贵的家族。
都人士(dōu rén shì)的意思:指在都市中生活、工作的人士。
天目山(tiān mù shān)的意思:指目光高远、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光。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名为《杭州》。诗中描绘了南宋都城临安(即杭州)的历史变迁与繁华景象,以及后来的衰败与战乱。
首句“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点明了临安作为南宋都城的地位,同时也暗示了江山易主的悲剧。接着,“犹夸天目山,龙翔而凤翥”描绘了天目山的雄伟壮丽,象征着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随后,“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描述了杭州作为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的重要地位。
“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提到杭州曾作为南宋六位皇帝的临时都城,显示出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西输楚蜀资,北拥淮海戍”则描绘了杭州在物资运输和军事防御中的作用。
“湖光映罘罳,山色连宫树”展现了杭州山水之美,以及皇宫的壮观。接下来,“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描绘了和平时期君臣游乐的情景。然而,“襄樊一陷没,千里无完固”揭示了襄阳失守后,南宋国土大面积沦丧的事实。
“梵呗响殿庭,番僧抇陵墓”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兴盛,以及异族僧侣对南宋皇陵的侵扰。最后,“天运亦何常,以此思其惧”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浙西钱谷地,不以封宗室”指出浙西地区的重要性,并批评了将此地封给宗室的做法。接下来,“南渡始侨藩,懿亲藉丞弼”提到了南宋南迁后,宗室成员成为地方藩王,依赖丞相辅佐。尽管序非涿郡疏,但德行却与琅琊王齐平。
“如何负扆谋,苍黄止三日”感叹于朝廷决策的仓促与失败,仅三日便被迫改变策略。接下来,“那肱召周军,北庭王卫律”引用历史典故,比喻朝廷招降叛军,最终导致敌人全面了解宋军情况。
“所以敌国人,尽得我虚实”强调了情报泄露对战争的影响。接下来,“青丝江上来,朱邸城中出”描绘了叛军从长江上游进攻,皇宫内府被攻破的场景。
“一代都人士,尽屈穹庐䣛”描述了都城士民被敌军征服的悲惨命运。最后,“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表达了对叛臣的谴责,希望有人能为历史留下公正的记录。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杭州作为南宋都城的辉煌与衰败,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教训和深沉的情感。
重九开科历,千龄逢圣纪。
爰豫瞩秦坰,升高临灞涘。
玉醴浮仙菊,琼筵荐芳芷。
一闻帝舜歌,欢娱良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