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徨(bàng huáng)的意思: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承祧(chéng tiāo)的意思:承载着祧祀的责任。
楚乡(chǔ xiāng)的意思:指楚国,也用来形容乡村的景色美丽。
定省(dìng xǐng)的意思:定省是一个表示确定、决定的成语,意思是明确地确定下来,不再犹豫或改变。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间关(jiān guā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关卡或要塞之间的地带,也比喻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趋承(qū chéng)的意思:追随,顺从
蜀魄(shǔ pò)的意思:指人死后灵魂所寄托的地方,也可指人离开后留下的气息或痕迹。
菽水(shū shuǐ)的意思:指田地里的水,比喻一切劳动的基础。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冢子(zhǒng zǐ)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坟墓或埋葬之地。
- 鉴赏
这首诗《哭临儿(其三)》由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失去儿子的哀痛与不舍。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描绘,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厚情感以及在丧子之痛中的挣扎。
首句“携母间关入楚乡”,描绘了家庭在艰难中迁徙的情景,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着,“惊心烽火几傍徨”一句,以烽火象征战乱或动荡,表达了在动荡时期家人的不安与恐惧。
“祇缘定省晨昏急,才得趋承菽水将。”这两句写出了作为父亲的责任与忙碌,为了照顾家人,即使在匆忙之中也尽力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体现了父爱的无私与伟大。
“两折庭枝四月恶,风凋蜀魄五更狂。”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庭枝的折断和蜀魄(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常用于形容悲鸣)的狂叫,形象地描绘了失去儿子后内心的痛苦与哀伤,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情关父子诚难割,况是承祧冢子良。”表达了父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特别是作为继承家族血脉的长子,这种情感更加复杂和沉重。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怀念,也流露出对家族传承的忧虑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在丧子之痛中父亲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滕审言归长沙别无聊
折柳亭前送故人,平沙留得马蹄痕。
云生渡北迷行路,烟起江南认别村。
恨不与君同上道,归来无伴自开樽。
西楼独倚黄昏月,欲倩飞鸿寄断魂。
安丰倅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贼巢穴所乡辄胜招捕使之成功监军之力居多守汀州四年民赖以安有应变压难之才仆游汀邵间实知其详为赋二首·其二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
眼底纷纷付谈笑,胸中事事有规模。
从他要路争驰毂,独坐偏州再剖符。
平寇功成在谁手,乱山深处问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