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春》
《伤春》全文
明 / 张嗣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烟峰如黛岳如屏,抚景堪嗟春事更。

花落每于愁里见,鸟啼偏向梦中惊。

津头揽辔风初暖,客里狂歌雨未晴。

几度怀归不得断桥流水鹧鸪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断桥(duàn qiáo)的意思:指桥断了,无法通行。比喻人际关系破裂或交往中断。

抚景(fǔ jǐng)的意思:悠然观赏美景,享受宁静的时刻。

怀归(huái guī)的意思:怀念家乡,思念归乡之情。

津头(jīn tóu)的意思:津头指的是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源头部分,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开端。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揽辔(lǎn pèi)的意思:揽辔指驾驭马车时握住缰绳,引申为掌握权力或掌控局势。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偏向(piān xiàng)的意思:倾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烟峰(yān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云雾缭绕,景色美丽壮观。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鉴赏

这首《伤春》诗,由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春日之景与内心愁绪交织的情境。

首联“烟峰如黛岳如屏,抚景堪嗟春事更。”以“烟峰”、“黛岳”描绘出春日山色之美,如同一幅水墨画,而“抚景堪嗟春事更”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美景虽美,却也意味着离别与变化的到来。

颔联“花落每于愁里见,鸟啼偏向梦中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花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鸟啼在梦中惊醒,似乎是在提醒诗人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这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哀愁。

颈联“津头揽辔风初暖,客里狂歌雨未晴。”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情景。风初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却在客居他乡,狂歌以抒发心中的不平与无奈,然而雨未晴,暗示着生活的困境与挑战依旧存在。

尾联“几度怀归归不得,断桥流水鹧鸪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无法回归的无奈。断桥、流水、鹧鸪声,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强化了诗人孤独与思乡之情。鹧鸪的叫声,仿佛是远方家乡的声音,唤起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作者介绍

张嗣纲
朝代:明   字:效忠   籍贯:清远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游石莲洞·其四

前辈风流在,后来渐不如。

江河无计挽,深愧彦方居。

(0)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其十

少年不省事,忆昔徒奔波。

金屑还翳目,知音岂在多。

休心复休心,尔我勿虚过。

(0)

癸丑村居杂诗·其六

才愁溽暑忽秋凉,人世谁同天运长。

好展襟期酬令序,四山云物晓苍苍。

(0)

和邹南皋先生寄示三诗·其三四大假

不道西山高,却道日将晏。

谁知夹日乌,阳光犹自烂。

(0)

省躬诗·其八十五

大木充栋梁,全帛美裳衣。

若不中绳墨,环观叹奇稀。

(0)

省躬诗·其六十一

大济肇于忍,大怼肇于忍。

一忍不复辨,刚道是愚蠢。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