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宫(dì gō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富丽堂皇、宏伟壮丽的建筑。
飞白(fēi bái)的意思:指字写得又快又好,字迹飞快无误。
宫庭(gōng tíng)的意思:宫庭指宫殿内的庭院,引申为官府、朝廷。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零乱(líng luàn)的意思:指事物无秩序、无条理,杂乱无章。
流沙(liú shā)的意思:比喻难以逃脱的危险或困境。
龙趋(lóng qū)的意思:指人们纷纷争先恐后追随某个事物或人物。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栖真(qī zhēn)的意思:栖息于真理或真实的地方;追求真理或真实的生活。
沙西(shā x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破败、破落的样子。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双凤(shuāng fèng)的意思:指两只凤凰,形容双方地位高贵,地位相等。
天都(tiān dōu)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想法完全不在一件事情上,而是四处游荡,无所定向。
五龙(wǔ lóng)的意思:指五个非常厉害的人或物。
仙楼(xiān lóu)的意思:指极美的楼阁或建筑物,也可用来形容非常美丽的景色或事物。
玄洲(xuán zhōu)的意思:指神秘、高深莫测的地方或事物。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后游览齐云岩的景象与感受。首句“栖真十载梦天都”,以“栖真”二字点明诗人长期修行修炼,梦想达到仙境之巅“天都”。接着,“一入名山似玉壶”一句,将进入名山的体验比作进入了晶莹剔透的玉壶之中,形象地表达了山中环境的清幽与纯净。
“上帝宫庭双凤下,群仙楼阁五龙趋”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描绘出一幅仙界景象:双凤自天而降,群仙楼阁前五龙疾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雪飞白岳纷零乱,云过玄洲乍有无”两句,通过描写雪景和云雾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景色的变幻莫测与美丽。雪花飘落于白色的山峰之上,显得纷繁零乱;云雾在空中飘过,时隐时现,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最后,“欲向关门瞻紫气,流沙西去此身孤”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想要追寻那象征着祥瑞的紫色云气,却发现自己独自一人,面对着西去的流沙,仿佛置身于孤独之中。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孤独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楞严经偈》【宋·蔡卞】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自馀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667c6696d13df8388.html
汉江临汎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