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繁边上宿,鬓改碛中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旅 次 夏 州 唐 /马 戴 嘶 马 发 相 续 ,行 次 夏 王 台 。锁 郡 云 阴 暮 ,鸣 笳 烧 色 来 。霜 繁 边 上 宿 ,鬓 改 碛 中 回 。怅 望 胡 沙 晓 ,惊 蓬 朔 吹 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上(biān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或某个位置的旁边或附近。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胡沙(hú shā)的意思:指狂风吹沙,形容大风吹起沙土,使人难以辨别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惊蓬(jīng pé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突然出现或忽然离去。
鸣笳(míng jiā)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鸣笳声响彻云霄,表示战斗开始。
上宿(shàng sù)的意思:指在外地过夜。
朔吹(shuò chuī)的意思:朔风吹拂,指寒冷的北风吹来。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相续(xiāng xù)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接续。
行次(xíng cì)的意思:指次序、行列。
云阴(yún yīn)的意思:指云彩遮蔽阳光,使天空显得阴沉。
- 注释
- 嘶马:马儿嘶叫。
发相续:连续不断地响起。
行次:行进中停留。
夏王台:指古代某一夏族首领的台阁,此为地名象征。
锁郡:被封闭或防守严密的郡城。
云阴暮:傍晚时乌云密布。
鸣笳:吹响胡笳,古代的一种乐器。
烧色来:火光映照而来。
霜繁:霜多,形容寒冷。
边上宿:在边境线上过夜。
鬓改:两鬓变色,常用来形容年岁增长或历经辛苦。
碛中回:从沙漠中返回。
怅望:惆怅地远望。
胡沙:胡地的风沙,代指北方边疆地区。
惊蓬:受惊而飞散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朔吹:北风。
- 翻译
- 骏马嘶鸣声不断,行进间已至夏王的台阁。
阴云笼罩着这座被锁的郡城,傍晚时分,号角声伴随着火光而来。
边疆霜多,夜晚露宿于此,从沙漠回来,两鬓似乎又添了几丝白发。
清晨凝望满眼的胡地风沙,如同惊飞的蓬草,被北风吹得四处飘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边塞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萧瑟与苍凉,以及战争带来的荒凉。
"嘶马发相续" 一句,通过马匹嘶鸣声的连绵不绝,传达出旅途中的寂寞感。"行次夏王台"则指代旅人所处之地,是一个充满历史沉淀的地方。
"锁郡云阴暮" 展示了边塞地区夕阳下的壮丽景象,天空被厚重的云朵覆盖,给人一种封闭感。紧接着 "鸣笳烧色来" 描述的是军中号角声响起,与天际间弥漫着战争即将到来的氛围。
"霜繁边上宿" 把旅人的夜宿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寒风凛冽,霜花覆盖。"鬓改碛中回" 表示了旅人在戈壁之中行走,鬓发被风吹乱,形成了一种苍凉的意境。
最后 "怅望胡沙晓" 和 "惊蓬朔吹催" 两句,则是对远方沙漠晨曦与北风呼啸声的感慨。旅人在边塞之地,对遥远而又不确定的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紧迫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摹,以及对战争氛围的渲染,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邓程番遗爱图
贵州有府名程番,天子命置新流官。
邓侯佩印出九寺,五马遍历千巑岏。
诸夷异姓十七种,始识汉节瞻衣冠。
喜有锡赉怒有罚,顷刻号令随毫端。
坐令府藏足贡赋,野少劫掠无饥寒。
邓侯去郡民拥道,力挽飞棹回奔澜。
舟行欲动掣不动,咫尺如度百丈滩。
攀辕卧辙古亦有,夷夏之治孰易难。
谁图綵笔遗冰纨,彼夷之酋宋与安。
侯名去比雪山重,远道未觉行囊单。
侯今出佐六州伯,舍舟跃马复据鞍。
明年持此向齐鲁,应有东人为聚看。
痛语一首柬南屏
砭焫攻微痾,力与疾相閧。
燔焚势不已,百节皆为动。
右臂针独多,腕尰逾负重。
左肢岂解事,匙粥不自送。
我病亦偶然,星火忽已烘。
古人戒谨疾,我岂敢为纵。
苍黄苫块身,六气为一中。
因循积年载,展转惊寐梦。
瞑眩疾乃瘳,兹言夙攸诵。
刮骨彼何雄,湔肠或非懵。
我计决恐迟,医谋固当用。
聊轻筋骼困,坐待脓血湩。
痛痒方自知,胞哉几人共。
平生骨肉交,思君令人痛。
朅采慰藉情,款语得深奉。
宁知君归后,独乐不及众。
西郊昨夜雨,不解忧怀壅。
怅望君不来,悲歌当予恸。
送邵国贤还治许州
许州太守西南来,五马双旌何壮哉。
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
忆君醉下琼林宴,独向中原领州县。
使节宣恩处处周,停轺问俗村村遍。
州当要路多舟车,居民十室九已虚。
亦知听讼事非急,任道催科政不如。
我方闭门读古书,闻渠此语重欷歔。
名途利径人竞趋,谁复有心如此欤。
京城六月淫雨馀,漂没禾稼倾民庐。
坐令神州赤子百万辈,啼饥忍冻塞路衢。
翰林儒官不涉事,饱食端居岂吾意。
万间广厦何必论,我屋沮洳恐无地。
吾闻杞忧天嫠辍,纬抱牟心挥贾涕。
敢言民社非我图,耐有閒情为君计。
大河南北多荒田,三年水旱相缠绵。
江流转徙无定所,直指梁汴窥藩垣。
谁将只手障百川,向来议者塞与迁。
问君此策竟安出,自言地疏官复小,有口不敢如河悬。
兹州自古无水患,亦有平原沃壤遥相连。
古称苛政猛于虎,或者有患如水然。
息争止暴是君事,百姓方赖太守贤。
赐金赠秩岂足为子望,望子不在文章传。
《送邵国贤还治许州》【明·李东阳】许州太守西南来,五马双旌何壮哉。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忆君醉下琼林宴,独向中原领州县。使节宣恩处处周,停轺问俗村村遍。州当要路多舟车,居民十室九已虚。亦知听讼事非急,任道催科政不如。我方闭门读古书,闻渠此语重欷歔。名途利径人竞趋,谁复有心如此欤。京城六月淫雨馀,漂没禾稼倾民庐。坐令神州赤子百万辈,啼饥忍冻塞路衢。翰林儒官不涉事,饱食端居岂吾意。万间广厦何必论,我屋沮洳恐无地。吾闻杞忧天嫠辍,纬抱牟心挥贾涕。敢言民社非我图,耐有閒情为君计。大河南北多荒田,三年水旱相缠绵。江流转徙无定所,直指梁汴窥藩垣。谁将只手障百川,向来议者塞与迁。问君此策竟安出,自言地疏官复小,有口不敢如河悬。兹州自古无水患,亦有平原沃壤遥相连。古称苛政猛于虎,或者有患如水然。息争止暴是君事,百姓方赖太守贤。赐金赠秩岂足为子望,望子不在文章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867c6b7a368d5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