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感兴(gǎn xīng)的意思:对某件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兴趣。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黄阁(huáng gé)的意思:指官员退职后隐居的地方,也泛指退隐之地。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陵墓(líng mù)的意思:指坟墓、墓地,用来比喻人死后的安息之地。
凭吊(píng diào)的意思:指依靠回忆、思念来怀念或悼念已故的人。
秦畤(qín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具有独特的才能或优势。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韦杜(wéi d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极为华丽、辞藻堆砌。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野火(yě huǒ)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迅速,不受控制。
一断(yī duàn)的意思: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挽回或改变。
一度(yí dù)的意思:一时;一段时间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董敬舆的《重至关中》描绘了关中的历史遗迹和沧桑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与衰败的感慨。首句“陵墓累累古道旁”,以陵墓连绵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王朝的更迭。诗人凭吊古迹,不禁生发出“感兴亡”的情绪。
接下来,“碑焚野火埋秦畤”描述了秦畤(古代祭祀之地)的荒凉,曾经的丰碑已被野火烧毁,只剩遗址默默诉说着过去的荣光。“瓦出春耕识萯阳”,通过春耕时发现的瓦砾,诗人联想到萯阳(地名),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消逝。
“旱苦叶彫黄阁树”描绘了干旱带来的树木凋零,暗喻国家或地方的苦难。“宵深磷语白沙场”,夜晚磷火闪烁,增添了凄凉气氛,暗示着战争或灾难的痕迹。
最后两句“城南韦杜莺花劫,一度吟看一断肠”,以韦杜地区(长安城南的贵族聚居区)的莺花遭受劫难,比喻繁华不再,诗人每次吟咏此景,都令他心痛不已,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盛世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关中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故国衰落的沉痛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