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提路》
《菩提路》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菩提路绝跻登独往独来何处僧。

分明踏著空王顶,更问诸方未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跻登(jī dēng)的意思:指逐步攀登到高处,形容逐渐提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水平。

空王(kōng wáng)的意思:形容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只有虚名和威望的人。

路绝(lù jué)的意思:指道路断绝,无法通行或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独往独来(dú wǎng dú lái)的意思:单独行动,不依赖他人,独自前进。

鉴赏

这首诗以“菩提路”为题,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佛法深邃理解的追求与体验,以及对传统禅宗修行路径的独特见解。

首句“菩提无路绝跻登”,开篇即以“菩提”这一佛教核心概念为引,暗示了追求精神解脱之路的艰难与不可预知性。这里的“无路”并非指没有道路可走,而是强调了在世俗与精神世界之间寻求平衡与超越的难度,如同登山一般,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深刻的内省。

次句“独往独来何处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而独立的修行状态。这里的“何处僧”不仅指寻觅一位能够引领修行的高僧,更是表达了在纷扰世间寻找内心平静与真理的孤独旅程。诗人通过“独往独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探索的修行方式,强调了个人内在世界的探索与觉醒。

后两句“分明踏著空王顶,更问诸方到未曾”,则将诗人的思考推向了更高的层次。通过“空王顶”的比喻,诗人似乎在说,他已经直接领悟到了佛法的核心——空性,即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这种领悟如同站在了佛祖的头顶之上,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直达本质的境界。同时,“更问诸方到未曾”则表明,即便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诗人仍然保持谦逊与好奇的态度,继续探索未知,追求更深的智慧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菩提路”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与独特的修行观。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修行之路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生追求与精神探索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东湖四咏

我筑屋三间,在湖东南隅。
上号曰宽闲,观耕风雨馀。
下作小山房,可以读诗书。
维南有松竹,轻阴绕室庐。
维北有芰荷,浓绝涵窗虚。
四壁何所有,经训揭砭愚。
食息在耳目,日与圣贤居。
园蔬尚可饱,老矣复何须。

(0)

题延平张相公庙

地下宝光犹解见,眼前天象却茫然。
君恩自古难贪恋,乃父反输少子贤。

(0)

答赵尉

酒遏一杯能养性,肉逾三品反伤饥。
人生饱后无珍味,何用多戕物命为。

(0)

同潘丈游东平瀑

水深厉涉只肩舆,未信当年子产疏。
到得中流心不竞,等闲一叶去凌虚。

(0)

中秋前偶题

世事浮云频改换,月华千古只清新。
炎风暑气常侵客,纵有凄风亦可人。

(0)

次喻景山韵

眼前儿辈谩嘈嘈,痒处凭谁著手搔。
堪恨紫阳双鬓白,闭门吮笔自笺骚。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