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鹧鸪》由宋代诗人蔡戡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由的渴望。
首句“年来随牒走骎骎”,诗人以“随牒”这一官场术语,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多年来在官场中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一个“骎骎”(形容迅速)字,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之快,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节奏的无奈与疲惫。
次句“险阻谁知客子心”,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普遍的人类体验之中,通过“谁知”二字,表达了对他人无法真正理解自己内心苦楚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这里的“险阻”不仅指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更暗喻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挑战与困境。
第三句“尽日只忧行不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一个“忧行不得”(担忧无法前行),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似乎在诉说着对现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最后一句“爱人犹赖有斯禽”,诗人以“斯禽”(此鸟,特指鹧鸪)作为寄托,表达了对自由与陪伴的渴望。在这里,“爱人”不仅指人类之间的爱情或友情,更象征着对心灵深处那份自由与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鹧鸪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释放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牧童画
田家养牛缘种谷,童不解耕还解牧。
日暮麾之匍匐归,犹向笼中顾鸲鹆。
西风入树秋有声,千村万落皆收成。
截来短笛吹未得,拍手时时歌太平。
太平气象难摹写,依稀似在桃林野。
披图见此黑牡丹,始信戴篙善画者。
竹居为张行中赋
我观隐者居,种竹皆绕屋。
无竹俗其人,无人俗其竹。
纷纷迷籓篱,往往遍林麓。
岂不怀渭川,因之咏淇澳。
如何一丈地,有此数竿玉。
遂今篷蒿室,便拟筼筜谷。
笋出亲可供,充庖胜野蔌。
叶落童自青,燎釜助山木。
秪因幽事关,颇觉生理足。
夜眠闻秋声,晓起见寒绿。
繁欲加斧斤,因或资简牍。
会当留高枝,他年凤凰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