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梁山之官·其二》
《送李梁山之官·其二》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质行疑似钝,至论本亡奇。

一寸灵地千年德政碑。

穷山荦确,毋叹路逶迟

官职时来作,天公自已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德政(dé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或统治者以道德为准则,依法治国,为民众谋利益的政治措施和行为。

官职(guān zhí)的意思:指担任官员的职位或职务。

灵地(líng dì)的意思:指非常灵验的地方或神奇的地方。

荦确(luò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明确、确实无疑。

年德(nián dé)的意思:指人年轻时积累的德行和品德。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穷山(qi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地势贫瘠的山。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逶迟(wēi chí)的意思:指行走的姿态悠闲而缓慢,形容行动迟缓,没有紧迫感。

虚灵(x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或思想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疑似(yí sì)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现象看起来像是某种状态或事物,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或证实。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质行(zhì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

至论(zhì lùn)的意思:达到最高的论点或观点

自已(zì yǐ)的意思:自己;本身。

德政碑(dé zhèng bēi)的意思:指政府或官员的政绩和为民务实的行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李梁山之官(其二)》。诗中,诗人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李梁山赴任的鼓励和期许。"质行疑似钝"赞扬了李梁山的品行虽然看似不显锋芒,但实则内在深厚;"至论本亡奇"暗示他的智慧并不追求奇特,而是深藏不露。接着,诗人将李梁山比作"一寸虚灵地",寓意他虽职位不高,但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深远的影响,如同德政碑般千秋传扬。

"更穷山荦确",诗人鼓励他在艰难的仕途中保持坚韧,不畏险阻;"毋叹路逶迟"则是安慰他不必因道路漫长而叹息,要有耐心和毅力。最后两句"官职时来作,天公自已知",表达了相信李梁山的才能和努力终将得到应有的认可,天道酬勤,时机成熟自然会有官职降临。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也寄寓了对为官之道的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道德修养观。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新昌里

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

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

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

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

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

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

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

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0)

寄紫阁隐者

自闻憔客说,无计得相寻。

几世传高卧,全家在一林。

养情书览苦,采药路多深。

愿得为邻里,谁能说此心。

(0)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

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

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0)

送林使君赴邵州

诏书飞下五云间,才子分符不等闲。

驿路算程多是水,州图管地少于山。

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采还。

清净化人人自理,终朝无事更相关。

(0)

送王建秘书往渭南庄

白须芸阁吏,羸马月中行。

庄僻难寻路,官闲易出城。

看山多失饭,过寺故题名。

秋日田家作,唯添集卷成。

(0)

访赵鍊师不遇

何处同仙侣,青衣独在家。

暖炉留煮药,邻院为煎茶。

画壁灯光暗,幡竿日影斜。

殷勤重回首,墙外数枝花。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