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名(dà míng)的意思:大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声名远扬的名字或称号。
非法(fēi fǎ)的意思:违反法律的行为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具足(jù zú)的意思:指具备完备的条件或资源,能够满足需要。
露珠(lù zhū)的意思:指在植物叶片或花朵上由于蒸发作用而形成的水滴。
泡影(pào yǐng)的意思:指希望或计划落空,一切化为泡沫消失。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为法(wéi fǎ)的意思:为了法律、正义而做事情。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以故(yǐ gù)的意思:以前的事情、旧事。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诸相(zhū xiāng)的意思:指各种方面或各个方面的情况、状况。
有为法(yǒu wéi fǎ)的意思:有为法是指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方法或原则。
作如是观(zuò rú shì guān)的意思:以某种态度或观点对待事物,以此为准则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深邃地探讨了佛教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比喻和直接陈述,展现了对世间万物本质的理解与超越。首先,“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珠”,这句话运用了四个形象的比喻——梦、幻、泡、影、露珠,来描绘世间万物的虚幻和短暂。梦是虚幻的,幻是不真实的,泡是瞬间即逝的,影是依附于实体的,露珠则是易蒸发的。这些比喻共同强调了世间一切事物的无常和非实体性。
接着,“作如是观,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进一步阐述了对世间现象的观察应当超脱于它们之上,甚至包括佛法本身。这里的“法”指的是佛法或世间的一切法则,强调了对世间现象的超越性理解,即认识到所有事物都是空性的,因此不应执着于它们。
最后,“三昧诸相身,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此何以故,身皆具足,乃大名身”,这部分则深入探讨了佛教中关于解脱和觉悟的主题。三昧(samadhi)是指禅定的状态,诸相身意味着超越了个体的自我意识,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表明在觉悟的状态下,个体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消除了自我中心的观念,达到了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这里提到的“大名身”可能是指超越了世俗身份和名称的真正自我,即与宇宙和谐一致的存在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佛教中关于无常、空性和觉悟的核心思想,引导读者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叶伸出使河北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
不学白纻词,能唱瓠子歌。
歌罢令翁愁,井灶宅鼋鼍。
安得佐禹才,干旄饰五紽。
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
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
送吴都曹还芜湖
柳岭相从岁屡迁,南湖同泛又经年。
斋前怪石曾为枕,门外长杨忆系船。
白酒一壶贤圣乐,古书千卷弟兄传。
九衢尘土忙如火,握手相看思黯然。
送孙积中兄待次吴兴
骅骝不惜换舟行,人到归时意气生。
五马未来迎使节,四弦何事作离声。
焚黄此去荣归里,垂老相看老弟兄。
来岁北来如访我,寄书频到利陵城。
移岳州去房陵道中见海棠
马息山前见海棠,群仙会处锦屏张。
天寒日晚行人绝,自落自开还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