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乌(bái wū)的意思:指事物的颜色发黑,或表示黑白对比。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东京(dōng jīng)的意思:指极远的地方,比喻离得很远或非常遥远的地方。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寒饥(hán jī)的意思:指贫穷和饥饿。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娘娘(niáng niɑng)的意思:指妻子或女主人。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无归(wú guī)的意思:没有归宿,无处可归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哑哑(yā yā)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微、轻柔。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择木(zé mù)的意思:选择适合自己的对象或事物。
乌夜啼(wū yè tí)的意思:形容黑夜中乌鸦的叫声,比喻凶兆或不祥之事。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秀民的《赋得乌夜啼送苏彦刚奉母归汴》以乌鸦夜啼为引线,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含情感的画面。
首句“城头月白乌夜啼”,以月色的皎洁和乌鸦的啼叫开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乌鸦在夜晚选择不栖息于寻常之树,而是寻找高枝,这不仅表现了乌鸦的智慧与选择,也隐喻着诗中人物的情感与追求。
接着,“昔日养雏今已飞,哑哑唤母登好枝”两句,通过乌鸦的回忆与行动,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自然界的生物身上,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乌鸦的呼唤,既是对自己母亲的思念,也是对归家之路的渴望。
“乌啼亦有树,子行得无归”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乌鸦虽有栖息之所,但其子却远行未归,暗含了对远方亲人归来的期盼与担忧。
“车中娘娘发素垂,綵旌日向东京驰”描绘了苏彦刚奉母归汴的情景,通过“娘娘发素垂”的细节,展现了归途中的庄重与肃穆,同时也暗示了归途的艰辛与复杂。
“东京土美桑枣肥,衣食可以无寒饥”则赞美了东京的富饶与丰足,预示着苏彦刚及其母亲将享受到安定与富足的生活。
最后,“乌夜啼,啼何为,岁将晏矣归来兮!”以乌鸦的啼叫结束全诗,既是对苏彦刚归家的祝愿,也是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乌鸦的啼叫,既是归家的呼唤,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伦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表达了对亲情、归宿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