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
《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孔门高弟,曾子以孝著。

求诸圣人言,尚曰参也鲁。

才敏谁不愿,顾恐难荷负

无德将之,何益于父母

昔如吴起者,善兵亚孙武。

齧臂游诸侯,亲丧哀不举

杨彪有子脩,器能可取

一旦罪诛舐犊虚语

生本薄祐,略无兄弟助。

及汝又一身,不绝如线缕

祖母唯汝爱,无异生乳

宁止祭祀,亦欲兴门户

伎俩求名适时乃有补。

计虑勿尚巧,合义乃可处。

持重寡过,摧刚庶无惧。

内以保家族,外以扬名誉

高山在所仰,今人岂殊古。

参鲁为汝名,其字曰孝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保家(bǎo jiā)的意思:保护家庭,维护家族利益。

不举(bù jǔ)的意思:指事物无法举起或举不起来的状态。

才敏(cái mǐn)的意思:指一个人才能出众、聪明敏捷。

持重(chí zh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言行谨慎,举止稳重,不轻率冲动。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高弟(gāo dì)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学生或徒弟。

寡过(guǎ guò)的意思:指人的过失、错误很少,品行端正。

荷负(hè fù)的意思:承担责任或负担

合义(hé yì)的意思:合理、公正的意思。

祭祀(jì sì)的意思:祭拜祖先或神灵,表示敬意和纪念。

伎俩(jì liǎng)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技巧或手法。

家族(jiā zú)的意思:指一个家庭或血缘关系紧密的群体。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可取(kě qǔ)的意思:值得取用或接受,具备一定的可取之处。

孔门(kǒng mén)的意思:指古代儒家学派的门徒或学生。

略无(lüè wú)的意思:稍微没有、稍有不足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名誉(míng yù)的意思:指某人的名誉被玷污、受损,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乃可(nǎi kě)的意思:可以、能够

宁止(níng zhǐ)的意思:宁可停止或忍受,不愿继续进行或承受。

器能(qì né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能力。

求名(qiú míng)的意思:追求名誉和地位。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善兵(shàn bīng)的意思:善于用兵、善于作战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生乳(shēng rǔ)的意思:指新鲜的牛奶。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舐犊(shì dú)的意思:指母牛舔幼崽,比喻母亲对子女的深爱和呵护。

适时(shì shí)的意思:适时指的是在合适的时间、时机进行某项行动或采取某种措施。

所生(suǒ shēng)的意思:

(1).生身父母。《诗·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二:“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逯钦立 注:“所生,指亲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汝南 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2).出生之地。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序》:“是故 伯夷 让国以採薇, 展禽 不去於所生。” 王利器 校注:“所生即谓父母之邦。”
(3).谓亲生子女。《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帝马皇后》:“然贵而少子,若养它子者得力,乃当踰於所生。”
(4).种植的。《国语·晋语四》:“谚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黍不为黍,不能蕃廡。稷不为稷,不能蕃殖。所生不疑,唯德是基。’” 韦昭 注:“所生,谓种黍得黍,种稷得稷,唯在所树。”
(5).指生养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闻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无德(wú dé)的意思:指没有道德、没有品德的人。

线缕(xiàn lǚ)的意思:线缕是指线头或线头上的残缕。比喻事物的关系纷繁复杂,缠绕不清。

兴门(xīng mén)的意思:指兴盛的迹象或兴旺的景象。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虚语(xū yǔ)的意思:

(1).假话;空话。《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人言天下名山水,多为浮屠所占,岂虚语哉?”
(2).不用典故的语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近 任昉 、 王元长 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

扬名(yá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远播,声誉显赫。

异所(yì suǒ)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或环境。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在所(zài suǒ)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情况下必然发生或存在。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祖母(zǔ mǔ)的意思:祖母是指母亲的母亲,也可以泛指年长的女性长辈。

罪诛(zuì zhū)的意思:指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不绝如线(bù jué rú x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连续不断,没有终止的样子。

注释
曾子:孔子弟子。
孝:孝顺。
圣人言:古代圣贤的教诲。
参也鲁:曾参被认为反应较慢。
才敏:才智和敏捷。
荷负:承担。
德将:品德的领导者。
父母:双亲。
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将领。
善兵:擅长军事。
孙武:兵法家,《孙子兵法》作者。
齧臂:咬破手臂求助。
亲丧:亲人去世。
杨彪:东汉官员。
子脩:杨修。
舐犊:疼爱子女。
薄祐:命运不佳。
兄弟:兄弟姐妹。
如线缕:比喻微弱。
祖母:祖母。
祭祀:对祖先的祭祀。
门户:家族声望。
伎俩:手段。
名:名声。
适时:适当的时候。
计虑:思考。
合义:符合道义。
持重:稳重。
寡过:少犯错误。
摧刚:刚毅。
庶无惧:尽量避免恐惧。
内以保家族:在家保护家族。
外以扬名誉:在外树立名声。
今人岂殊古:现代人与古人并无本质区别。
孝孺:孝顺的年轻人。
翻译
孔子门下有高才弟子,曾子以孝闻名。
向圣人的言论寻求,他们还说曾参鲁钝。
谁不渴望才智出众,只是担心难以承担重任。
如果没有品德作为引导,对父母有何益处。
从前吴起这样的人,军事才能仅次于孙武。
他割臂求援诸侯,但亲人去世时他悲痛得无法履行礼节。
杨彪有个儿子杨修,才华出众值得称赞。
然而杨修因罪被杀,疼爱子女也只是空谈。
我生来命运不佳,没有兄弟相助。
如今只剩你一人,如同细线般维系着家业。
祖母只爱你如亲生,希望你不仅祭祀不忘。
还要振兴家族,名声远扬。
技艺不要求显赫,合适时才有价值。
考虑问题不要过于精巧,合乎道义才是关键。
行事稳重少犯错,刚毅中保持谨慎。
在家保全家族,对外树立声望。
我们仰望的高山,今日之人与古人并无不同。
你的名字叫曾参,字为孝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标题为《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诗中充满了对子孙的期望和教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忧虑与生活状态。

孔门有高弟,曾子以孝著,开篇便提到孔子的高徒和曾子的孝行,立即设定了一种理想人格的标准。求诸圣人言,尚曰参也鲁,是在探讨如何达到这种标准,其中“参”是指诗人的儿子,而“鲁”则代表儒雅之意。

才敏谁不愿,顾恐难荷负,表达了对才能出众、德行兼备的期望,但同时也担心这样的重任可能难以承担。苟无德将之,何益于父母,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即便有才华若无品德也是毫无益处,对家庭亦无法带来好处。

昔如吴起者,善兵亚孙武,是用历史上的名将来比喻希望儿子能够像他们那样在各自的领域内有所成就。齧臂游诸侯,亲丧哀不举,则是对曾经英勇的事迹进行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悲痛。

杨彪有子脩,器能颇可取,是借用历史人物来赞扬诗人儿子的才能和器量。一旦以罪诛,舐犊徒虚语,则是对儿子可能遭遇的不幸进行警示,希望他不要因为错误而受到责罚。

吾生本薄祐,略无兄弟助,及汝又一身,不绝如线缕,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生活境遇,没有多余的财富和兄弟的帮助,只有儿子这一脆弱的血缘联系。

祖母唯汝爱,无异所生乳,是对儿子的祖母之爱进行描绘,希望这个家族的延续得到维护。宁止托祭祀,亦欲兴门户,则是表达了对家庭传承和发展的期望。

伎俩勿求名,适时乃有补,计虑勿尚巧,合义乃可处,是在告诫儿子不要过度追求虚名,而应该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补救和考虑,同时强调了行为要与道理相符合。

持重尚寡过,摧刚庶无惧,内以保家族,外以扬名誉,是希望儿子能够保持谨慎的态度,在内心中保护好这个家庭,在外则能让家族的名声得到传扬。

高山在所仰,今人岂殊古,是借用高山来比喻理想的人格标准,而“今人岂殊古”则是对当下是否还有古代圣贤之人的疑问。参鲁为汝名,其字曰孝孺,最后则是给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并赋予它深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诲,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温馨而又充满深意的家族生活图景。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读吟啸集·其二

力支大厦烱孤忠,太息黄旗运不东。

天若有情虹贯日,人谁不死气凌空。

倍增晁董儒科重,可与夷齐史传同。

地位九分人物好,更于何处觅英雄。

(0)

江上师溃

江上西风督戍秋,国人延颈捷随收。

中宵弃甲三军溃,往岁藏弓百战休。

甚羡虞公前采石,可怜下谓后雷州。

诸贤着意筹新局,嫠妇如今正有忧。

(0)

送任守赴邕管

吾闻广南东西四十州,诸蛮错处如蚍蜉。

东州之蛮富珠贝,西州有马供群驺。

一从陇右失刍牧,万里山蹊来作足。

部分驿使视行厩,路远疲农输食粟。

边头给估不敢悭,内地供亿那得閒。

匹马中人五家产,岁入不足充军颁。

天子择侯严五管,横山之雄视方面。

大贤不合著炎方,一马直应劳远算。

往时此地惊智高,四海俶扰如抑搔。

要荒易动古所畏,况复立制争锥刀。

年来马质乱三物,廊庙谋深匹夫忽。

达官喜事失拊循,机矢铦矛变仓猝。

远利安蛮福及人,公行公行南中春。

一篇駉颂谁能写,足用爱民功到马。

(0)

题蕴忠上人歙砚

山僧有砚名龙尾,此石来从歙溪水。

通明直可照发毛,莹滑不容安手指。

案上长疑片月生,匣中自有浮云起。

苍然颜色涵秋波,不学端州誇嫩紫。

溪匠琢为寒瓦形,如从铜雀初飘零。

只仍故状不复改,独有乱点生繁星。

高闲上人妙书札,什袭藏来时一发。

拂开轻雾磨烟煤,挥洒霜毫冰纸滑。

咄嗟此砚何为哉,世上别有润色材。

胡不往焉与徘徊,日濡大笔把诏裁,无久滞此空尘埃。

(0)

小疾中元恕相别往长安信笔成篇奉送

一春三月少见晴,湿云不飞压花老。

君来别我西出关,病里伤离似翁媪。

和风吹面才几程,即入风流洛阳道。

司农水利无留行,洛城花开为谁好。

汉唐陈迹到可寻,犹有山川豁怀抱。

忆昨行春从魏公,兴废池边玉樽倒。

公今已为泉下游,往事凭君问烟草。

官家诸路急使才,归对明光切须早。

(0)

送河北转运燕刑部被命充三司副使

亿万供须仰县官,大农选造遍朝端。

外台心计推公最,中诏恩除副帝难。

文石近班趋玉笋,紫丝新帕覆银鞍。

行摅仁义裁经费,天下征繇不日宽。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