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十八首·其九》
《感遇十八首·其九》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家本汉台边,且谈卢城事。

晋代昔陵夷,循寇飘风至。

黑云压城堞白刃官吏

流溢通衢,阴雨魑魅

龙骧虽云廉,不镇兵戈气。

虽有高墉登,射隼曾何利。

遂使江干客,年年抆愁泪。

我欲歌此曲,此曲辞未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刃(bái rèn)的意思:用刀剑等尖锐武器进行战斗。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城堞(chéng dié)的意思:城墙上的防御设施。

魑魅(chī mèi)的意思:指邪恶的鬼怪,也用来形容邪恶的事物或人。

官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员和公务员。

江干(jiāng gān)的意思:江河的岸边,指江河边的地方。

陵夷(líng yí)的意思:陵夷指的是推翻、摧毁,特指推翻暴政、消灭恶势力。

流溢(liú yì)的意思:形容水流充沛,溢出来。

龙骧(lóng xiāng)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威风凛凛。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飘风(piāo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劲急、猛烈。

曲辞(qǔ cí)的意思:

(1).亦作“ 曲词 ”。邪僻之词;阿谀之词。《后汉书·袁谭传》:“何意凶臣 郭图 ,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2).含义隐微之词。《后汉书·方术传序》:“或开末而抑其端,或曲辞以章其义。”
(3).谓隐微其词。 唐 元结 《恶曲》:“吾辈三十年,未尝曲辞以达意。”

射隼(shè sǔn)的意思:比喻射箭技艺高超。

阴雨(yīn yǔ)的意思:指天气阴沉、多雨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遇十八首(其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首句“家本汉台边”,点明了诗人的故乡位于汉台附近,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背景。接着,“且谈卢城事”则引出了对卢城战事的描述。接下来的几句“晋代昔陵夷,循寇飘风至。黑云压城堞,白刃走官吏。”描绘了战争爆发时的紧张氛围,黑云象征着战争的阴影笼罩,白刃代表了士兵的武器,官吏在混乱中四处奔逃,形象地展示了战乱的残酷。

“赤流溢通衢,阴雨出魑魅。”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惨象,赤流可能是指鲜血流淌在街道上,阴雨天则让鬼魅般的恐怖气氛更加浓厚。这几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战争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破坏,也造成了精神上的恐惧和不安。

“龙骧虽云廉,不镇兵戈气。”这里使用了“龙骧”这一典故,比喻英勇的将领,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平息战争的烽烟,体现了战争的不可控性和残酷性。

“虽有高墉登,射隼曾何利。”即使登上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抵挡敌人的进攻,射隼(猎鹰)在这里象征着军事行动,但显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或胜利。

最后,“遂使江干客,年年抆愁泪。”指出战争使得远离家乡的旅人每年都要流下忧伤的泪水,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苦难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的悲惨景象,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诉衷情令·其二

倦投林樾当诛茅。鸿雁响寒郊。

溪上晚来杨柳,月露洗烟梢。霜后渚,水分槽。

尚平桥。客床归梦,何必江南,门接云涛。

(0)

闻莺

东村水车声未已,西村阿童唤牛起。

麦晴欲稳天更寒,雾雨萧萧熟梅子。

读书窗下少人知,绿阴幽草胜花时。

一声娅姹复娅姹,时有黄鹂来去飞。

(0)

晨起·其一

晓鸡将梦出华胥,起看新霜积槁梧。

迟顷日高霜作水,可怜黄叶半边无。

(0)

无题·其三

梦到巫山起较迟,花梢日在不多时。

关心自对空梁语,一个飞来燕子知。

(0)

句·其一

今作尘埃奔走人。

(0)

谒孔先生

月出高树枝,影动酒樽处。

树深月色薄,稍以灯火助。

主人喜我过,斟酌亦云屡。

于时幸无累,所谈非近务。

凉风自远生,清景澹吾虑。

方期西山秋,历览陪杖屦。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