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汉台边,且谈卢城事。
虽有高墉登,射隼曾何利。
我欲歌此曲,此曲辞未既。
白刃(bái rèn)的意思:用刀剑等尖锐武器进行战斗。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城堞(chéng dié)的意思:城墙上的防御设施。
魑魅(chī mèi)的意思:指邪恶的鬼怪,也用来形容邪恶的事物或人。
官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员和公务员。
江干(jiāng gān)的意思:江河的岸边,指江河边的地方。
陵夷(líng yí)的意思:陵夷指的是推翻、摧毁,特指推翻暴政、消灭恶势力。
流溢(liú yì)的意思:形容水流充沛,溢出来。
龙骧(lóng xiāng)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威风凛凛。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飘风(piāo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劲急、猛烈。
曲辞(qǔ cí)的意思:
(1).亦作“ 曲词 ”。邪僻之词;阿谀之词。《后汉书·袁谭传》:“何意凶臣 郭图 ,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2).含义隐微之词。《后汉书·方术传序》:“或开末而抑其端,或曲辞以章其义。”
(3).谓隐微其词。 唐 元结 《恶曲》:“吾辈三十年,未尝曲辞以达意。”
射隼(shè sǔn)的意思:比喻射箭技艺高超。
阴雨(yīn yǔ)的意思:指天气阴沉、多雨的情况。
这首诗名为《感遇十八首(其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首句“家本汉台边”,点明了诗人的故乡位于汉台附近,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背景。接着,“且谈卢城事”则引出了对卢城战事的描述。接下来的几句“晋代昔陵夷,循寇飘风至。黑云压城堞,白刃走官吏。”描绘了战争爆发时的紧张氛围,黑云象征着战争的阴影笼罩,白刃代表了士兵的武器,官吏在混乱中四处奔逃,形象地展示了战乱的残酷。
“赤流溢通衢,阴雨出魑魅。”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惨象,赤流可能是指鲜血流淌在街道上,阴雨天则让鬼魅般的恐怖气氛更加浓厚。这几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战争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破坏,也造成了精神上的恐惧和不安。
“龙骧虽云廉,不镇兵戈气。”这里使用了“龙骧”这一典故,比喻英勇的将领,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平息战争的烽烟,体现了战争的不可控性和残酷性。
“虽有高墉登,射隼曾何利。”即使登上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抵挡敌人的进攻,射隼(猎鹰)在这里象征着军事行动,但显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或胜利。
最后,“遂使江干客,年年抆愁泪。”指出战争使得远离家乡的旅人每年都要流下忧伤的泪水,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苦难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的悲惨景象,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