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篆消烟,素心谁与传。
月挂猿栖树,鸿啼霜霁天。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霁天(jì tiān)的意思:指阴雨天气过后,天空放晴明亮的现象。
箕颍(jī yǐng)的意思:箕颍是指箕和颍两个地名,用来比喻人们过度注重小节而忽视大局。
冷然(lěng rán)的意思:冷漠、冷静、不动声色
然如(rán rú)的意思:表示事物的自然状态或情况如同所描述的一样。
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衙斋(yá zhāi)的意思:指官员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官府。
倚云(yǐ yún)的意思:倚靠在云上,形容高傲自大的样子。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官署中的静谧景象,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夜坐篆消烟”以篆香燃尽、烟雾散去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素心谁与传”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洁与孤独,暗示着无人能理解其深沉的情感。
“衙斋倚云外,箕颍即阶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官署比作远离尘嚣的云外之地,而箕颍则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暗示诗人虽身在官场,但内心向往自由与自然的生活。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也流露出对现实官场的某种不满或逃避。
“月挂猿栖树,鸿啼霜霁天”描绘了一幅冬夜的静美画卷:月亮高悬,猿猴栖息于枝头,大雁在霜后的晴空中哀鸣。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又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慨。
最后,“冷然如有得,此地本宜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认同与向往,认为这里本应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