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寮杂诗·其十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老林中伐木人的生活与心境,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与放弃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早起樵苏邃谷东”,清晨时分,伐木人便开始在幽深的山谷东方劳作,展现了一种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接着,“佳材一概付薪翁”,他们将优质的木材交给烧火的老头,这里不仅体现了资源的分配,也暗示了伐木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的智慧。
“知音怕惹中郎赏”一句,借用了汉末名士蔡邕(字伯喈,又称中郎)的故事,蔡邕曾因弹奏焦尾琴而受到曹操赏识。诗人在这里以“知音”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才华会被世俗所赏识,从而失去那份纯粹的艺术追求。
最后一句“不剩荒厨焦尾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艺术的坚持与放弃。即使在荒凉的厨房里,也不愿将珍贵的焦尾桐(一种名贵的乐器材料)用于普通的烹饪,象征着诗人宁愿保持艺术的纯净,也不愿为了世俗的功利而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