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覆船山》
《覆船山》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山似舟航压众坡,静为平地动为波。

桅樯不藉瞻乌首,争奈风帆百尺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不藉(bù jiè)的意思:不依赖、不借助外力

地动(dì dòng)的意思:指大地震动,形容力量巨大或影响深远的事物。

风帆(fēng fān)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找到转机,摆脱困难和困境。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桅樯(wéi qi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高大挺拔,像船桅和樯杆一样。

瞻乌(zhān wū)的意思:瞻仰乌鸦,形容对平凡事物过分敬畏或过分看重。

争奈(zhēng nài)的意思:争夺、争取

舟航(zhōu háng)的意思:舟航是指船只在水上航行,比喻人的生活或事业顺利进行。

鉴赏

这首诗以“覆船山”为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山的动态与静态之美,以及自然力量的宏伟与不可抗拒性。

首句“山似舟航压众坡”,将山比作航行于水面上的船只,稳稳地压在众多山坡之上,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大与稳固,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艘巨轮,承载着岁月的重量,屹立不倒。

次句“静为平地动为波”,进一步展示了山的双重特性——静时如平地般稳定,动时则能引发如同波涛般的震撼。这里不仅描绘了山的静态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动态力量,如同深藏不露的海洋,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后两句“桅樯不藉瞻乌首,争奈风帆百尺何”,运用了航海的意象,将山比作矗立的桅杆,而“乌首”则象征着天空中的乌云或风暴的预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使山峰看似坚不可摧,但在自然力量面前,即使是百尺长的风帆也无法抵挡风暴的侵袭。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类面对自然时渺小感的深刻体现。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的壮丽与自然界的伟力,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谦逊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其二

铁杖君家收几年,更原古意赋成篇。

寄来岂为资扶策,应见予心老益坚。

(0)

扫坟东山感旧示十五侄

四十年前此读书,与君俱欲上亨衢。

君虽未达心犹壮,我已衰颓作老夫。

(0)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其八

篮舆亟欲到柴门,终日驱驰亦苦辛。

野外莫嫌车骑少,笙歌两部自随人。

(0)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其九

蝉噪园林处处同,此蝉鸣处颤春风。

祇应寒饿全无力,吟不成声喙已穷。

(0)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其十三

竹间幽径喜相通,花下清阴苦未浓。

说与园丁勤灌溉,我归要此养疏慵。

(0)

句·其十八

樵歌催日晚,村乐见年丰。

……雁阵横冲雾,酒军酣战风。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