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得气(de qì)的意思:
(1).谓得以逞其志气。 汉 晁错 《募民实塞疏》:“欲立威者,始于折胶,来而不能困,使得气去,后未易服也。”
(2).谓适合节气、时令。 汉 班固 《答宾戏》:“得气者蕃滋,失时者零落。”
(3).中医学名词。即针感。指针刺穴位后,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枯骨(kū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非常干瘪、枯槁,没有生气或活力。
面皮(miàn pí)的意思:面皮指一个人的脸面和面子,也指一个人的外表、形象或表面的东西。
是不是(shì bú shì)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事物的真实性或正确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度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极端困苦或艰难的情境:面皮如霜,形容肌肤极度干瘦;枯骨敲髓,暗示生活极其贫困,连骨头都几乎被榨干了。"转得身,吐得气"则形象地描述了在这样的困境中,人物勉强维持生存,艰难地转动身体和喘息。最后的"不是不是"可能是对这种生活的否定和无奈的自嘲,也可能是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表达,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坚韧,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