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浊既莫离,动静互为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息(bù xī)的意思:不断,不停止
长存(cháng cún)的意思:永久存在,长期保持
大化(dà huà)的意思:扩大、放大
地形(dì xíng)的意思:指地势的形状、地貌的特征。
动静(dòng jing)的意思:指有关动作和声音的情况。
化去(huà qù)的意思:消除、消失、改变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虚寂(xū jì)的意思:指事物空虚寂静,没有声音、动静或活动。
阳气(yáng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具有活力和生机的力量,也指事物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能量。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思探讨了宇宙与自然的奥秘。诗人薛瑄以天地、阴阳起笔,描绘出一个宏大而充满生机的世界观。"天地形之大,阴阳气之尊",开篇即展现出对宇宙广阔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接着,诗人提出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伊谁知此物,来自无极门。”这里的“无极门”象征着宇宙的起源与无限可能,引人深思。诗人进一步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清浊既莫离,动静互为根”,指出物质世界中清与浊、动与静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两面,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思想。
随后,“大化去不息,至理亦长存”两句,揭示了宇宙万物变化不息的本质规律,同时也强调了永恒不变的真理存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宇宙运行法则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最后,“彼哉虚寂子,已矣无复论”一句,以对“虚寂子”的否定,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空无、逃避现实态度的批判。诗人认为,面对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不应沉溺于虚无之中,而应深入思考,寻求真正的智慧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以及存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哲学的双重探索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