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钵凝斋剂,晨舟载梵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梵音(fàn yīn)的意思:指佛教音乐的声音、音律,也用来形容声音清幽悦耳。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桂子(guì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众、优秀,像桂子一样香甜美好。
上都(shàng dōu)的意思:指皇帝定都或重要官员上任到首都。
庭柯(tíng kē)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道德修养,比喻一个人的家庭教育。
香花(xiāng huā)的意思:指美好而令人愉悦的事物或人物。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望(xíng wàng)的意思:行:走;望:看。行望指走来走去,观察察看。
岩心(yán xīn)的意思:岩石中的心脏,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信念。
瑶琴(yáo qín)的意思:指美妙的音乐或琴音,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依约(yī yuē)的意思:按照约定或承诺的内容行事。
- 注释
- 飞锡:僧人的锡杖。
眷:挂念。
瑶琴:美玉制成的琴。
海阴:海边的道路。
香花:供奉的香和花朵。
上都:京都。
故岩:古老的山岩。
心:情感。
午钵:午餐的碗。
斋剂:斋戒的药剂。
晨舟:早晨的小船。
梵音:佛经的声音。
庭柯:庭院的老桂树。
旧桂子:老桂树的果实。
依约:隐约可见。
半春林:半个春天的树林。
- 翻译
- 僧人手持锡杖,心中挂念瑶琴,行走在海边的道路上。
供奉的香花来自京都,连猿鸟也似乎怀着对古老山岩的深情。
午餐的碗中凝聚着斋戒的药剂,早晨的小舟载着佛经的梵音。
庭院的老桂树下,仍有半个春天的气息留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庠所作,名为《送梵才大师归天台》。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颇具山水田园诗意境的送别诗。
飞锡眷瑶琴,行行望海阴。
此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梵才大师共同的生活片段。"飞锡"形容琴声清脆,如同剑拔弩啸,"眷瑶"则是指琴瑟和鸣,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行行望海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与追寻之情。
香花上都供,猿鸟故岩心。
这两句写出了自然景物与梵才大师的情感交融。在这里,"香花上都供"表明了梵才大师对自然美好的欣赏和敬奉,而"猿鸟故岩心"则暗示了梵才大师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他的心灵如同山中猿鸟一般,与自然融为一体。
午钵凝斋剂,晨舟载梵音。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午钵凝斋剂"表达了梵才大师在午时的清修与禅定,而"晨舟载梵音"则是对梵才大师归隐天台之行的一种描写,"梵音"暗指梵咒或佛教礼仪中的声音。
庭柯旧桂子,依约半春林。
最后两句诗继续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的交织。"庭柯旧桂子"表明庭院中有老桂树,其果实如同往昔岁月的见证。而"依约半春林"则描绘了一种柔和而不失坚毅的情感态度,诗人在春日的林间徜徉,心中充满了对梵才大师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题郑氏东亭(在新安界)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