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贤堂》
《三贤堂》全文
宋 / 徐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六井存记三贤尚有堂。

地连金色界,庙接水仙王。

市井陈迹杉松只旧行。

唯公识真意,此处酒难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存记(cún jì)的意思:存储和记忆

金色(jīn sè)的意思:指金黄色,形容光彩夺目、富有贵气。

六井(liù jǐ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无法摆脱或解决问题。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三贤(sān xián)的意思:指三个有才德的人或有智慧的人。

色界(sè jiè)的意思:指妓院或色情行业。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水仙(shuǐ xi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真意(zhēn yì)的意思:真实的意思或真正的含义

金色界(jīn sè jiè)的意思:指光明、辉煌、美好的世界。

水仙王(shuǐ xiān wáng)的意思:形容人物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无可匹敌,无人能及。

翻译
六口古井依然在,三位贤人之堂还在。
土地连接着金色的佛国,庙宇紧邻着水仙王的殿堂。
昔日繁华的市场和街道只剩遗迹,杉松树见证了过往的行人。
只有公知真正含义,这里留下的美酒令人难以忘怀。
注释
六井:古代的六口井。
犹存:仍然存在。
三贤:三位贤德之人。
尚有:仍然有。
堂:厅堂。
金色界:佛教中的金色世界,象征极乐或神圣之地。
庙接:庙宇与…相连。
接:连接。
水仙王:可能指水月观音或其他水神。
市井:街市、集市。
空陈迹:只剩下过去的痕迹。
杉松:常绿乔木,这里可能指代古老的树木。
只:仅仅。
旧行:旧时的道路。
唯公:只有您(指某位尊者或怀念的人)。
识:理解。
真意:深层含义或真实情感。
此处:这个地方。
酒难忘:美酒让人难以忘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恢所作的《三贤堂》。诗中,诗人通过对"六井犹存记,三贤尚有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先贤的敬仰。"地连金色界,庙接水仙王"进一步描绘了三贤堂周围的环境,金色界可能指的是佛寺或道教圣地,水仙王则可能是当地的神祇。接下来,诗人感慨"市井空陈迹,杉松只旧行",意味着繁华已逝,只有古老的杉松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最后两句"唯公识真意,此处酒难忘",点明了诗人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历史意义的人,才能深刻体会这里的韵味,使得这个地方与美酒一样令人难以忘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和对先贤精神的追思。

作者介绍

徐恢
朝代:宋

徐恢,生平不详。与赵蕃(昌父)有唱和。《永乐大典》辑其诗称《月台集》或《月台玉雪集》,已佚。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四送朱近修还海昌,吴西崖往山阴,兼怀宋既庭先还吴门,次顾庵韵

杯残人起,便骊歌纷唱,晨征肃肃。

一别参差真似雨,那得云龙相逐。

才子吴融,隐人朱放,各拥孤帆宿。

金蕉南下,又螺青似新沐。

关吏伐鼓通晨,几朝沿溯,却过支硎麓。

寄语章华词赋客,爱尔人文皆玉。

鹤市烟寒,鸡陂露冷,何处张融屋。

白云南雁,怀人漫咏兰菊。

(0)

南乡子·其一初夏忆草堂,次曹顾庵初夏韵

游屐息春忙。著雨幽墀似曲塘。

砌外三桐层碧引,过墙。接叶愔愔覆草堂。

摇日夕窗凉。破梦棋声静曲房。

入夜流萤依竹见,还藏。簟展方流玉水长。

(0)

南歌子·其一鸦鬟

箫局晨香袅,流苏晓梦还。十三小女绿鸦鬟。

情似十三明月,未全圆。花影红屏午,春光碧户传。

抱来雁柱十三弦。已觉一弦一柱,思华年。

(0)

好事近.忆柳庵旧隐,次放翁韵

回首碧山栖,四面远天为壁。

窗启俯临层巘,看偃松苍积。

花关长昼不曾开,猿鸟共休息。

卓午聒回幽梦,是衙蜂喧日。

(0)

三台令.邺下三台二首·其一

吊古重回远目,凭轩遥指荒丘。

不睹西陵歌舞,唯见漳河乱流。

(0)

春草碧·其二

岁寒归计曾商略。富贵与神仙、辜前约。

儒冠巳负平生,不羡扬州去骑鹤。

蓬鬓老风霜、心如昨。惟应郢上高才,风斤惯削。

相见向行藏、重评泊。

无情最是桑榆,那得昌阳引年药。

山水有清音、同行乐。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