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劳难责善,家敝易伤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日(bù rì)的意思: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东菑(dōng zī)的意思:指在东方的菑田,比喻在东方偏僻地方的荒地或贫瘠之地。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经锄(jīng chú)的意思:用锄头耕种地,比喻经营事业或学习。
平世(píng shì)的意思:指世界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少时(shǎo shí)的意思:指在年少时光阴短暂,时间过得很快。
失学(shī xué)的意思: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或条件。
责善(zé shàn)的意思: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积极向善。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作士(zuò shì)的意思:指做事情胆大、有决心、有魄力的人。
- 鉴赏
这首诗《诸儿(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探讨了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及社会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塑造。
首句“失学多因懒”,指出学习上的失败往往源于个人的懒惰,而非缺乏良师的引导。接着,“非关未得师”强调了学习机会的重要性,即使有好老师,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受益。
“父劳难责善,家敝易伤慈”两句,揭示了家庭经济条件对父母教育态度的影响。在贫困的家庭中,父母可能因为生活压力而难以严格要求孩子,而在经济宽裕的家庭,父母更容易对孩子抱有宽容之心。
“作士无平世,为农及少时”则反映了社会背景对个人职业选择的影响。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即使是读书人也难以实现理想,而从事农业的人则需要趁年轻时开始学习耕作技能。
最后,“带经锄自可,不日返东菑”表达了通过结合读书与实际劳动,个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教育、家庭、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体成长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赤石进帆海诗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秋斋即事
鸦鹊噪新晴,南荣爽气生。
有花庭不俗,无水地偏清。
窗破招风响,墙空漏日明。
晚来无一事,尊酒自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