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刘谏议二首·其二》
《吊刘谏议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肝肠坎坷纡萦落日严祠对古城。

廷策有怀蚤见国忧何意幸终成。

忠从寒士逾壮,人到乡闾议更清。

抱愧不能展拜过门愁听夜乌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愧(bào kuì)的意思:感到惭愧、自愧不如。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愁听(chóu tīng)的意思:形容所听到的消息或言语令人担忧或忧虑。

肝肠(gān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感情,特指忠诚、真挚的情感。

国忧(guó yōu)的意思:指国家的忧虑和困扰。

过门(guò mé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女子出嫁到男方家庭,也可泛指女子嫁入新家庭。

寒士(hán shì)的意思:寒士指的是贫穷的人,也可以指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的人。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坎坷(kǎn kě)的意思:形容经历困难和挫折的艰辛之路。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廷策(tíng cè)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提出良策或善政,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乡闾(xiāng lǘ)的意思:指乡村之中的人民和官吏。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逾壮(yú zhuàng)的意思:超过年龄的健壮

纡萦(yū y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纷纷扰扰,错综复杂。

蚤见(zǎo jiàn)的意思:指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展拜(zhǎn bài)的意思:恭敬地欢迎或拜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吊刘谏议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刘谏议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肝肠坎坷日纡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同波折不断的思绪,难以舒展。接着,“落日严祠对古城”一句,通过夕阳下的祠堂和古老的城池,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暗示着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

“廷策有怀输蚤见,国忧何意幸终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刘谏议在朝廷策论中的卓越见解和对国家忧虑的深切关注。然而,最终却以不幸告终,这既是对刘谏议命运的惋惜,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感慨。

“忠从寒士心逾壮,人到乡闾议更清”则赞扬了刘谏议即使身处逆境,仍能坚守忠诚,其精神令人钦佩。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他的评价更加清晰和公正,体现了社会对正直之士的认可。

最后,“抱愧不能躬展拜,过门愁听夜乌声”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亲自前往祭拜而感到的遗憾与愧疚,以及路过刘谏议故居时,听到夜鸟哀鸣所引发的愁绪。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婉与深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刘谏议生平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欧阳询阴符经帖赞

内史书如率令,善奴秀比官奴。

千古会稽楷则,于今重见阴符。

(0)

张宣公书简帖赞

紫岩之传,原委一忠。溯而伊濂,根本一中。

事君致身,其用则同。自我淑人,派于五峰。

力久积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间,天下为公。

守道彬彬,洙泗之风。公于是时,不下禹功。

据德游艺,言立志通。故其遗书,笔意俱工。

我得而藏,敢忘所宗。渊渊其心,皓皓其容。

学冠穹壤,名侪岱嵩。万世仰之,曰人中龙。

(0)

宫词一百首·其三

天街御膳写臣封,随例朝朝进六宫。

后苑日高催泛索,茶床擎出绣云龙。

(0)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五

三更内省奏边机,閤子门头等御批。

坐待报筹呼绛帻,上阳晓色已多时。

(0)

苏文忠大字诗帖赞

小字鹄引骞而翔,大字虎卧靖且庄。

我藏遗帖虽盈箱,尚叹钜刻无涤黄。

谁怜神物开混茫,想见醉墨犹淋浪。

此题要补束晰亡,更恐有诗书雪堂。

(0)

米元章蚕赋帖赞

桑柘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

鬓蓬手筥,而身不缕。云织雾组,便疏曲户。

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是将谁尤,曰本是务。

彼弃我取,维终以无窭。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