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其二过青霞谷》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其二过青霞谷》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扶筇登叠嶂蜡屐步高霞。

为寻方外侣,来问野人家

磴曲云常卧,林深日易斜。

呼朋频命酒,同咽月中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命酒(mìng jiǔ)的意思:命酒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为了表示感激、敬意或庆祝而举杯敬酒。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方外侣(fāng wài lǚ)的意思:方外的朋友或伴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萱与友人一同攀登险峻山峰,踏着高处的霞光,探寻隐逸之士,探访山野人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扶筇登叠嶂,蜡屐步高霞”,以“扶筇”、“蜡屐”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过程,筇杖是古人登山时所用的辅助工具,蜡屐则是古代文人登山时穿的鞋子,这里既体现了登山的艰难,也展现了诗人的雅致与闲情。同时,“步高霞”三字将登山的场景与霞光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为寻方外侣,来问野人家”,表达了诗人寻找隐居在山林中的朋友,询问山野人家的心愿,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磴曲云常卧,林深日易斜”两句,通过“磴曲”、“云卧”、“林深”、“日斜”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曲折的小路、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茂密的树林,以及时间的流逝。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呼朋频命酒,同咽月中华”两句,以饮酒为乐,与朋友共享月华之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这里的“月中华”可能是指月光下的美景,也可能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比喻,寓意着他们共同享受的快乐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登山访友、探寻隐逸生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之情。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赠孙季蕃

立谈飞絮中,相遇在吴宫。

以我为生拙,怜君失计同。

醉酣花落月,吟苦竹摇风。

自作庐山记,幽奇欲遍穷。

(0)

送陈郎中柄知严州

频年经虎害,人望使君来。

地重分旄节,州清管钓台。

凉天星象动,吉日印符开。

帝擢平津策,曾知有用才。

(0)

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二

淮海行摇落,文书亦罢休。

风霜欺独宿,灯火伴冥搜。

笳动朱楼晓,参横粉堞秋。

更拚飞镜破,应得大刀头。

(0)

送裘司直得请西归

轻舸龙山头,木兰作双橹。

飘然裘司直,乘向南昌去。

问君鹓鸾中,脱身遽如许。

栖迟三十年,始得官掌故。

小须上上考,岂不登省户。

自言野心性,眯目九衢雾。

修竹岁云晚,萱草秋亦暮。

嗷嗷投林鸟,犹得反其哺。

江西父母邦,非复昔饶裕。

蛮烟一腥秽,乐岁且狼顾。

遗黎空杼轴,行旅窘刀布。

天门窈万里,可望不可吁。

君今佐元帅,精采系一路。

疮痍俟涤濯,画诺归佽助。

先声路人喜,高节懦夫慕。

遄当再前席,一正天子度。

白鸥没浩荡,苍鹘在指呼。

我亦南陔人,扁舟从此具。

(0)

送王子文宰昭武·其一

樵川古乐国,谁遣生榛菅。

往事忍复言,念之辄长叹。

子往字其人,寄任良亦艰。

伤哉周馀民,十室九孤鳏。

深心察苛痒,摩手苏痍瘢。

愿加百倍功,勿作常时观。

(0)

使都梁次韵

第一山前路半芜,凭栏小立撚吟须。

云横紫塞无来雁,冰断黄流不渡狐。

此日都梁聊共醉,向来夷甫可长吁。

淮山那管人间事,依旧青青出画图。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