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烽》
《边烽》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夕烽传顷刻千里云端

气足苍山暝,光添紫塞寒。

万方视听一点平安

莫取佳人笑,诸侯怒目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山(cāng shān)的意思:指高大险峻的山岭,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概高峻。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怒目(nù mù)的意思:形容目光怒视,愤怒的眼神。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顷刻(qǐng kè)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视听(shì tīng)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观察和听觉的感知能力。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紫塞(zǐ sāi)的意思:紫色的关隘,指险要的关隘或边塞。

鉴赏

这首《边烽》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边疆烽火传递的场景,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紧张关系,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深切期盼。

首句“夕烽传顷刻,千里到云端”,以“夕烽”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烽火在傍晚时分迅速传递的情景,烽火从地面直冲云霄,跨越千里的距离,展现出烽火传递速度之快和覆盖范围之广。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边防的警觉性,也暗示了边疆的紧张局势。

接着,“气足苍山暝,光添紫塞寒”,进一步渲染了烽火传递时的氛围。烽火的光芒照亮了苍茫的山脉,使得夜晚显得更加深沉,同时也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光亮。这里的“气足”和“光添”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感受,也暗含了力量和希望的象征。

“万方专视听,一点是平安”,这两句表达了对烽火传递信息的高度重视,认为它代表了国家的安宁。在古代,烽火传递的信息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能够及时传达战事情况,确保各方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这里将“一点”视为“平安”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渴望。

最后,“莫取佳人笑,诸侯怒目看”,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表面的和平而忽视潜在的危机。佳人的笑声可能掩盖了战争的残酷,诸侯的怒目则反映了对边疆安全的警惕。这句话暗示了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实际的战争威胁仍然存在,需要时刻保持警觉。

综上所述,《边烽》通过描绘烽火传递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军事信息传递、国家安宁的期盼以及对和平与战争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稳定的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踏云行

昨日青巾,今朝红角。脂腮粉面别躯壳。

改头换面有谁知,更形易体无人觉。

奉劝诸公,词中想邈。百年迅速如雷雹。

早为下手炼精神,顿安炉灶成丹药。

(0)

虞美人.战公索修行

安炉烧出清凉景。捉住风飙影。轻中盈满得逍遥。

自然心月,空外显彰昭。当初元约惺尤省。

天诏应邀请。仙音一派莹声招。

此时还许,返本上丹霄。

(0)

满庭芳.留别京兆

劝韩公,归东路,人子细消详。谈教我,须要写词章。

地慈尊几旦,轮显、圆相明光。

谁得,心无碍,古庆好施张。长。

真善做,心灵点,常使玎珰。声敲振动,响尽琅琅。

友须凭行果,花绽、金蕊馨香。

鸟朗,蟾现处,正照满庭芳。

(0)

醉花阴

人谈焰助。与泉源,交结相同怙。木真元牢锁住。

掌扶持,精气长坚固。中甜上素。

小婴儿,姹女频看觑。外空边诚雅趣。

入祥云,便得神仙做。

(0)

青玉案.赋紫金沙

绿阴暗尽西城树。

人总道、春归去,袅袅柔条高几许。

绛灯闪烁,翠云萦护。元有留春处。

金尊未厌倾芳醑。醉墨题诗要香露。

蝴蝶飞来何栩栩。向人有意,绕阑翻舞。

似约花闲住。

(0)

好事近.过南云门

南北两云门,竹圃稻畦如画。

罢亚黄云万顷,自长渠飞洒。

太行钟秀尽三乡,形胜递高下。

笑我年来用舍,似田间秧马。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