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嘲嗤(cháo chī)的意思:嘲笑、讥讽。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当下(dāng xià)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现在的情况。
端涯(duān yá)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即将结束或生活处境极度困顿。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浮沉(f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时而成功,时而失败,不稳定的状态。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交颐(jiāo yí)的意思:面对面交流、互相交换意见
开编(kāi biān)的意思:开辟新的局面,开始创作或编纂。
苦海(kǔ hǎi)的意思:指人生处境困苦、痛苦的境地。
迷妄(mí wàng)的意思:迷惑、困惑、不清楚事理
牟尼(mù ní)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
柰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原因,表示追问理由。
旁观(páng guān)的意思:指不直接参与某种活动或局势,只是旁边观察或观看。
劝戒(quàn jiè)的意思:劝告和警戒,用以告诫人们不要犯错误或陷入危险境地。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意亦(yì yì)的意思:意思也是如此,意味着同样的意思或结果。
云堂(yún táng)的意思:指云彩般的美丽殿堂,形容建筑物的壮丽和美丽。
赠言(zèng yán)的意思:
◎ 赠言 zèngyán
[words of advice given to a friend at parting] 临别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
临别赠言
三百篇(sān bǎi p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数量众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国清化人示寒山》。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佛法的尊崇和向往,以及对世间迷妄之人的悲悯。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这里,“天台”指的是佛教中的天台宗,或许是指某位高僧从该宗派而来。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师傅所传承的佛法诗歌的敬仰和期待。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诗人的情感十分真挚,即使还没有开始阅读这份珍贵的诗作,就已经被深深地打动,以至于热泪盈眶。这表明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感情。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诗人感慨于世人沉迷,而真正能够觉醒者却寥寥无几。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于众生苦难的悲悯之心。
“浮沉苦海中,欲出无端涯。”诗人用“苦海”比喻世间之苦,表达了想要摆脱这些苦难却又找不到出口的无奈与困顿。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这里的“寒山”和“拾得”都是佛教高僧的名字。诗人通过他们的故事,体会到佛法的奥义,从而引发了深深的悲悯之情。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这表明了诗中蕴含着对众生的劝诫和慈爱,但却往往遭到世人的嘲笑和不屑一顾。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这里的“觉此”指的是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而“未觉者”则是那些还没有醒悟的人。诗人希望这些人能够尽快获得解脱,成为像牟尼(即佛陀)那样的大智者。
“此意亦良厚,柰何人罕知。”诗人的心意是善良而深厚的,但却难以为世人所理解和接受。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这里“国清”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土信仰,“钵”则是僧侣乞食时使用的器具。诗人表达了师傅想要通过佛法来拯救世人的愿望。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言辞能够得到安稳和善用的回应,以此作为对师傅恩泽的微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