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春令》
《阳春令》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相思半载。梦里容颜在。霎地相逢

犹道容颜是梦中相依半晌。难定悲欢状。

道是欢多。霎地分离又奈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载(bàn zǎi)的意思:半年的时间

半晌(bàn shǎng)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片刻之间。

悲欢(bēi huān)的意思:指人生中的悲伤和喜悦,包括悲痛和欢乐两种情感。

地分(dì fēn)的意思:指地位、身份、等级的差别。

分离(fēn lí)的意思:指人或物之间的分开或分散。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容颜(róng yán)的意思:指容貌、面容。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鉴赏

这首诗《阳春令》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相思之人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一系列情感波动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短暂相聚后的复杂心情。

首句“相思半载”点明了主人公经历了半年的思念之苦,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梦里容颜在”一句,将思念之情具象化,仿佛爱人就在梦中陪伴,虽非现实却能慰藉心灵。然而,“霎地相逢”时,却发现“犹道容颜是梦中”,现实与梦境交织,让人分不清真实与虚幻,体现了情感的错综复杂。

“相依半晌”描绘了两人难得的相聚时光,但“难定悲欢状”则揭示了相聚的短暂与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人心生忧愁。最后,“道是欢多”是对相聚时快乐的肯定,但紧接着的“霎地分离又奈何”则表达了面对离别的无奈与痛苦,情感的起伏跌宕,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情节转折,展现了相思之人的内心世界,以及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大年复用前韵赋诗见赠亦次韵答之

烛龙停边天步徐,酒薄肉乾唇不濡。

漫郎怜我困蒸溽,为送古风专扫除。

山头逢君日乍午,作诗瘦似仙人臞。

展缄初疑走甘露,熟读政似锵鸾车。

世间痴儿浪摇吻,谈空说有天一隅。

我今冥顽老不入,十年此路空驰驱。

迩来病废关药裹,枵腹日厌葵菽菹。

窗间败毫积霜笴,架上蠹帙繁书鱼。

钱神无耳未易使,斗宿不灵那可㪺。

谁门有士料理得,随地驵骏吾家驹。

三珠连树价亡敌,一鹗掣韝名不虚。

近闻扫径避袢暑,竹杖青鞋一籧篨。

枕中邯郸梦不到,户外孔宾渠自呼。

读书澜翻惜昼短,几欲挽断三足乌。

鼎来说诗剧有味,令我坐享商之瑚。

斯文所喜未中绝,五字复见李与苏。

遗音当从牛铎證,废律安取焦桐枯。

亦知大国功九合,一时盟会收微卢。

愿持狗尾彊貂续,未妨举手遭揶揄。

(0)

次韵方仲运使兄游允仲花园即事·其一

园中主人老书生,结发入仕今辞荣。

自培花柳趁时节,客来时亦倒屣迎。

江西使者归更早,功名夙戒良狗烹。

今晨相遇及閒暇,短榻分坐如意横。

竹间细路元屈曲,雪后诸峰自分明。

岂无丽人奉巾栉,琼枝照眼生光晶。

(0)

象州

孔子生阙里,居不陋九夷。

象郡虽云远,王地各有宜。

疏梅香度水,瘦竹笋穿篱。

坐侍百卉芳,春风兼四时。

惜哉此江山,顾肯游者谁。

(0)

桂林

跨缘今似孤云薄,随身翩翩惟一鹤。

缟衣赴节舞松风,好伴先生卧林壑。

(0)

题李伯时画船子和尚·其二

一桡打省犹回首,露布须收人与船。

不著钓丝牵老会,却留戽斗付龙眠。

(0)

戒坛院东坡枯木张嘉夫妙墨童子告以僧不在不可见作此示

雪里壁间枯木枝,东坡戏作无声诗。

霅川谪仙亦豪放,酒阑为吐云烟词。

相传秀色绝今古,正如四月出盆丝。

老僧遮护不许见,敲门游客遭慢欺。

我来拟看亦乘兴,兴尽却还君不嗤。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