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寒愈阔,出谷势将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出谷(chū gǔ)的意思:出谷是指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闯荡、历险。
楼心(lóu xīn)的意思:指建筑物的中心部分,也比喻重要的地方或核心。
入眼(rù yǎn)的意思:指引人注意、显眼、引人注目。
消融(xiāo róng)的意思:消融指的是物质在高温下融化或溶解,也可以比喻人的情感或态度发生变化。
雪意(xuě yì)的意思:雪意指雪的意境或雪所代表的意义。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五老峰残雪的深情凝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竟无看雪意,不奈倚楼心”以对比手法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没有看雪的兴趣,但倚靠在楼上却难以抑制对雪景的向往。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感,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颔联“草木于人贱,烟霞入眼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感受到草木的平凡与人的尊贵形成鲜明对比,而烟霞之美则深深吸引着他的目光,仿佛融入了他的心灵深处。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颈联“到天寒愈阔,出谷势将沉”运用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化。随着天气的寒冷,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走出山谷,似乎预示着某种力量的消逝或沉寂。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
尾联“更爱消融尽,苍苍露几岑”表达了诗人对雪融化后景象的喜爱。雪的消融象征着变化与新生,而“苍苍露几岑”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永恒与和谐。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生命循环和宇宙真理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友人
峄阳之山看孤桐,昔来春初今暮冬。
天寒日薄河水冻,圯下不逢黄石公。
州城之南古儒宫,老屋数间围破墉。
入门穹碑立四五,石黑字青苔藓红。
中有一士瑰而颙,问之姓名无极翁。
自言少壮取科甲,明光奏赋声摩空。
运移世改双鬓秃,寄食齐鲁如萍蓬。
见我揖我邀我坐,示我新词兼古风。
读之琅然合音度,如列牺象鸣笙镛。
乍疑渊源泻江汉,浩浩万里来朝宗。
又惊百卉兢春媚,秀者杰出惟孤松。
赠我雄文更奇绝,组织经史成山龙。
俄然谓我古作者,愧我所得非所蒙。
是日积雪明远峰,夕霞照作青芙蓉。
空庭马嘶客当去,邻壁鸡啼人晓舂。
子坐皋比咏芹藻,我走南北如宾鸿。
区区聚散何足恤,独有道义能初终。
酬子短歌歌未工,冻墨著纸书秋虫。
城南有酒薄如水,与子一醉三千钟,下视粗俗犹盲聋。
《答友人》【明·唐之淳】峄阳之山看孤桐,昔来春初今暮冬。天寒日薄河水冻,圯下不逢黄石公。州城之南古儒宫,老屋数间围破墉。入门穹碑立四五,石黑字青苔藓红。中有一士瑰而颙,问之姓名无极翁。自言少壮取科甲,明光奏赋声摩空。运移世改双鬓秃,寄食齐鲁如萍蓬。见我揖我邀我坐,示我新词兼古风。读之琅然合音度,如列牺象鸣笙镛。乍疑渊源泻江汉,浩浩万里来朝宗。又惊百卉兢春媚,秀者杰出惟孤松。赠我雄文更奇绝,组织经史成山龙。俄然谓我古作者,愧我所得非所蒙。是日积雪明远峰,夕霞照作青芙蓉。空庭马嘶客当去,邻壁鸡啼人晓舂。子坐皋比咏芹藻,我走南北如宾鸿。区区聚散何足恤,独有道义能初终。酬子短歌歌未工,冻墨著纸书秋虫。城南有酒薄如水,与子一醉三千钟,下视粗俗犹盲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767c6dc6027290784.html
清流关
过阪当牵驴,过关当下车。
下车当用扶,牵驴当用驱。
同云蔽曾冈,积雪平丘墟。
行客歌苦寒,羸童叹无襦。
稍见迟日升,轻冰犹在须。
仰怀多病母,长年卧茅庐。
静言思奋飞,迫切危险涂。
危险不足恤,菽水当何如。
十月二十一日夜次甲马营遇我公使还遂登舟陪至东昌行三百里馀公出示颐庵先生及公弟松轩见寄诗喜赓其韵诗凡四首其一以识邂逅之遇其三以答颐庵松轩金台同寓之情云后四日安山湖舟中记·其二
内墙阴处月桥西,记得联镳觅故溪。
千里北风成怅望,几时南客重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