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岂存新甫,桐虚表峄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翠黛(cuì dà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眼睛。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海岱(hǎi dài)的意思:形容气势雄伟,宏大壮丽。
嘉树(jiā shù)的意思:指受人尊崇、受人景仰的人物或事物。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峄阳(yì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
周日(zhōu rì)的意思:周日指的是每周的最后一天,即星期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圣贤之树的追忆与感慨。诗人站在“阙里”,即孔子故里的观景点,遥望参天而起的桧树,心中涌动着对历史的深沉思考。桧树的翠绿与岁月的流转形成鲜明对比,“岁华周日月”一句,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四季的更迭融入其中,展现出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
“春色鲁宫墙”则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相融合,鲁宫墙上的春色仿佛是历史文化的生动写照,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柏岂存新甫,桐虚表峄阳”两句,以古树的消失与变迁,隐喻着历史的更迭与文化的传承。这里的“新甫”和“峄阳”都是古代地名,分别与柏树和桐树相关联,进一步强调了树木与地方文化之间的联系。
最后,“独馀嘉树在,海岱接扶桑”表达了对现存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对理想境界的憧憬。扶桑,作为东方神木的象征,寓意着希望与光明,与“海岱”(大海与泰山)相连,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视野与深邃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桧树的追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