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高眠(gāo mián)的意思:形容睡眠质量好,睡得很香。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荒原(huāng yuán)的意思:指草木凋零、土地贫瘠荒芜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荒凉、不毛。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难得(nán de)的意思:罕见或不容易得到的
纱巾(shā jīn)的意思:纱巾是指用纱织成的巾帕,比喻言辞轻柔、委婉。
无柰(wú nài)的意思:没有选择,别无选择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由身(yóu shēn)的意思:指凭借自身的力量、智慧或能力。
远役(yuǎn yì)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到边疆或外地服役。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乌纱巾(wū shā jīn)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比喻掩饰真相、隐瞒事实。
自由身(zì yóu shēn)的意思:指没有受到束缚、约束的状态或身份。
- 注释
- 乌纱巾:古代官员的帽子。
黄尘:黄色的尘土,象征荒凉。
落日:傍晚的太阳,常寓意衰败或离别。
荒原:无人烟的空旷之地。
怪禽:奇特的鸟儿,可能带有神秘或恐怖的意味。
似鬼:声音像鬼怪一样。
枯木:干枯的树木。
祭为神:被当作神灵来祭祀。
远役:长途劳役。
添老:加速衰老。
高眠:安逸的生活。
救贫:解决贫困。
此地:此处。
城:城市。
惟:只。
明朝:明天。
难得:难以得到。
自由身:不受束缚的状态。
- 翻译
- 乌纱帽上积满黄沙,落日下的荒原更显凄凉。
竹林中怪异的鸟儿叫声如鬼魅,路边枯木仿佛被当作神灵祭祀。
深知远方劳役会催人衰老,然而高枕无忧也无法解决贫困。
这里离城只有十里之遥,但明天恐怕难以获得自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沉寂的边塞景象。首句“乌纱巾上是黄尘”,以乌纱巾上的灰尘暗示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黄尘满天,渲染出一种苍茫孤独之感。次句“落日荒原更恐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夕阳西下,荒原空旷,更显行人孤苦无依。
第三句“竹里怪禽啼似鬼”,通过竹林中怪异的鸟鸣,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氛围,增添了神秘感。第四句“道傍枯木祭为神”,则反映出当地风俗,人们在路边祭祀枯木,显示出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和生活的艰难。
诗人感慨“亦知远役能添老”,长途跋涉使得岁月匆匆,人生易老。然而,“无柰高眠不救贫”一句,表达了对贫困的无奈,即使有短暂的安眠也无法改变生活的困顿。最后两句“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难得自由身”,点明诗人即将结束这段劳役,但明天依然难以摆脱贫困的束缚,透露出一种沉重的现实感。
整体来看,这首《十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寓言式的表达方式让人深思人生的艰辛与命运的无奈。赵师秀的诗歌风格清峭,情感深沉,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